肩负责任,不忘初心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9.01.30
最近有幸拜读了摘自《健康报》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进修生看美国护理教育》,内容大概讲述的是一位进修生在美国某知名大学护理学院进修期间的所见所想,既有随时随地自由学习的网络课程,又有教育手段的多样,技能操作的务实;既有以患者为中心,科研态度的严谨,又有护士分层管理,开业护士的处方权,内容丰富深刻,感触良多。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仅仅是治好病,而是更多的希望自己少生病。然而,纵观现在的医疗状态,医疗队伍良莠不齐,专业护理人员极度匮乏,医学教育理念千差万别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在我们心中画上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如何去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队伍,也便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作为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我只是把在工作中体会到的,生活中感悟到的写下来,仅此而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在感叹作者发人深省的观点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在潜意识里拿国内的护理教育与美国的护理教育做比较呢?是的,有对比才有进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的确,美国的护理教育有许多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授课方式,教学手段等等。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拿着”美国护理教育”“中国的护理教育”这两个名词揪着不放,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护理教育的对象本身,一群正在默默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还有一群在校的老师和护理专业的学生们。他们对疾病护理的认知,他们技能操作的实践能力以及沟通-评估-再沟通-再评估的能力,还有他们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等等,他们现在做的和即将要做的,都在对我们的护理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护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将从事与护理相关的人逐步内化和外化,让其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思维的护理工作者(个人观点)。我觉得,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去学习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这是可以借鉴和推崇的。前提是要综合考量,包括工作负荷强度,知识储备,时间管理,个人需求等等。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专业知识的扎实,人文情怀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如果不去丰富自己,只是人云亦云,最后东施效颦,就得不偿失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德不孤,必有邻
我最后要说的是无论你身在何地,为医者都要有自己的医者仁心。有了这份心,走到哪都会有朋友,走到哪都会有称赞。医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不单单是靠人文知识去填充,更要靠自身的悟性。在行医的这条路上,我们所肩负的是责任,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选择这条路的初心。
悬壶济世,本着的是医者仁心;
妙手回春,仗着的是仁心仁术。
共勉之。
(急诊监护室 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