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7.01.06
为提升保健医生服务质量和效果,为基层群众提供贴心、优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工会举办了“保健医生下乡行”征文活动,以“记录点滴下乡行”为主题,从保健医生的视角,记述发生在保健医生下乡过程中的故事
——序
“我的骨子里充满了对农村难以割舍的情怀,这情怀满载着土地的芳香、农村的恬静、农民的淳朴,我把它叫做气息。就像我每天需要的氧气,似乎我这一生都是无法摆脱的。
1.
>>>所闻<<<
可能是因为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我的骨子里充满了对农村难以割舍的情怀,这情怀满载着土地的芳香、农村的恬静、农民的淳朴,我把它叫做气息。就像我每天需要的氧气,似乎我这一生都是无法摆脱的。
而立之年的我备受工作和生活等的重压,作为一名忙碌的医生,除了不得不“享受”上下班路上汽车浓厚的尾气,还要反复接受病房刺鼻的消毒液味,以及手术室热乎乎的血腥味的“洗礼”……总让我感到丝丝窒息,不经意间我会时常怀念农村乡野间的碧水蓝天、鸟鸣蝶飞和百花竟放下那春风带着芬芳的泥土的气息。
当我坐着“万名保健医生下乡巡诊车”首次奔向漕河镇李家村时,当我们正在车上相互交流而无暇东顾之际,突然一股飘着泥土芬芳的气息扑面而来,重重的敲开了我记忆深处的嗅觉的大门,是感动、是怀念、是似曾相识……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似乎是在欢迎着远方的客人。
约莫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李家村卫生室的院前,东南角的小菜园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井然有序的诊疗间、输液室、药品柜以及愁容而入、笑脸而出的患者赫然表明这是个先进优质的乡村卫生室。
很快我们见到了我们的乡医---李建华老师,李老师是位淳朴干练热情的医生,他的工作经历就像孕育过种子的土地,他深知本村的主要病种、患病人群、家庭结构及具体住址。我们带着血压计、听诊器、《巡诊日志》等,按照健康服务月的重点内容,像个刚入学的学生,跟着老师去调查了:见面寒暄、自我介绍、体格检查、记录病情、健康宣教。
2.
>>>所见<<<
他姓孙,很勤劳、很善良,眼睛不大,牙齿不很整齐,时常挂着笑容。全身被太阳晒得发棕,加上汗水的浸泡,浑身油光闪亮。他时常光着膀子,脚下穿着一双千层底,鞋上落了一层灰尘。“他经常抽烟,口重喜欢吃咸菜,从来不注意自己的血压,头痛头晕的就认为是受凉或劳累了……”李老师说道。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常穿着偏襟上衣,花白的短头发上蒙着一块蓝色方头巾,一笑起来,眼睛里便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她有糖尿病,有时干农活碰破了皮老是难以愈合,最近才重视血糖的……”李老师说道。
这个爷爷是个十足地道的老农民:光头、黑皮肤;身上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裤管像水桶一样大;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稍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十分惹人注目。“咋看老头挺健康,实际上他的心总是让人悬着,一生气噘嘴就犯心绞痛,倔强的性格从来不按时吃药……”李老师说道。
李老师对这些村民的健康状况都能脱口而出,有了李老师的协助,我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3.
>>>所感<<<
一路随访下来,我们发现对村民来说,丰收就是财富,只有不断劳动,才能不断丰收,所以他们劳动,为了远离穷苦而劳动,为了人们能吃上食物而劳动。可是他们又何尝注重到了自己的健康,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他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责任,未病先防就是我们保健医生的根部任务,治病救人更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或许你会说我充其量就是个田间的萤火虫,仅有点点荧光,又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正是我们每个个体组成了万名保健医生这支庞大的队伍,我们的点点荧光必能汇成灼灼光辉去辐射广大的农村,驱走这犹如夜幕下黑暗般的疾病,让我们的衣食父母健康安然的生活在带着泥土芬芳的气息中。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