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保路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7.01.06
为提升保健医生服务质量和效果,为基层群众提供贴心、优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工会举办了“保健医生下乡行”征文活动,以“记录点滴下乡行”为主题,从保健医生的视角,记述发生在保健医生下乡过程中的故事。
——序
下乡,对我来讲更应该说是回家。我生来是农村的娃,喜欢青草的味道,爱看绿色的麦田,贪恋夏日大树下的荫凉。现在我早已成为城市中的一名医生,但每次回家,乡间的一片树叶、一声蝉鸣、一畦菜地都能在不经意间勾起童年的回忆。
2014年,我参加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的活动。既是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又有报效乡亲的意味,不亦乐乎!
第一次下乡的时候,我们重点拜访了村里的十户人家,这些村民都是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有村医的陪伴,一家一家走访下来倒也顺利。最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庭院。它的左右两旁都是两层小楼,北方农村常见的外面贴了大白瓷砖的那种,再挂上一副诸如“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匾,门楼高大,声势显赫。而这处庭院本就简陋,简单的砖墙,两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夹在白将军的中间更显寒酸。门从里面反锁着,我们敲了好几次都没有人回应,只听见几声狗吠。村医说:“这家就一个老太太,孤僻得很,咱今天可能进不去门了。”
我听了这话,连忙说:“再敲敲吧,一个老人在家,喊这半天不答应,别是有什么事儿……”
村医加大力度咚咚敲了一阵铁门,终于听到有人问“谁啊?”
透过两扇铁门之间的缝隙看进去,一个老太太从堂屋里推门走出来。她身形消瘦矮小,头发花白,自脑后盘了一个发髻,在八月闷热的天气里穿着一身长裤长褂。
“婶子,是我,开开门。”村医大姐笑语。
片刻,铁门吱呀一声开了。老人探出头来,眼神中充满诧异、戒备。好在陪同我们的村医是一位阳光大姐,温暖得仿佛巧克力放在她的口袋就会立马融化掉。“婶子,人民医院的大夫来看你老人家了。”我赶紧搭腔:“大娘,我们是上级派来咱村的保健医生。”
“医生?我身体很好,不用看医生。”
哦吼,果然……
但我自恃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脸皮厚厚地坚持说:“大娘,咱进家说话吧?”今天签订十份协议的任务必须完成哦……
不料那老太太嚅嗫道:“我这就要下地干活哩……”
我的搭档小付一脸忍俊不住的表情。村医大姐毕竟年长,她朗声一笑说:“婶子,你忙你的去,我们下次再来看你。”
回卫生室的路上,村医大姐为了化解我的尴尬,开始说老太太的不是:“那老太太就这样,不搁人。”
“平时她就一个人过吗?”
“嗯。她老头过世了,儿子在外地,平时不回家。”
“她身体到底怎么样?”
“冠心病,关节炎,很多年了。要不大热天穿那么多。”
“那她为什么说自己身体很好呢?”
“可能怕你们是卖药的?!”
我晕……
初次拜访就这样铩羽而归。
离开村子,我脑海里不断在想这个老大娘。寡居,空巢,多病,这样的人生如何有乐趣?是什么在支撑着她的精神世界?这个瘦小的老太太,成了我心里的一团谜。
又到下乡日,这次我们径直去了那个破旧的庭院。还是那样锈迹斑斑的铁门,还是反锁着。但是这次我理解了,一个老人家,不反锁大门怎么能有安全感?!
敲了几下,狗叫了几声,门居然很快就开了。
“大娘,您好啊?我们又来了。”
“你好……你是哪位啊?”
这次我有备而来,先双手奉上名片:“我是人民医院的,上回小菊姐领我们来过。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科室,姓名,电话,您看看。”
老太太接过名片,以老花眼的经典pose看完,突然欣喜地说:“你是产科大夫?”
“是的啊!”
“走,家里说话吧!”
耶!
走进小院,发现太妙了!院子里有一棵桃树,树上密密地结着一颗颗青色的桃子。地上的小葱亭亭玉立,豆角曼妙蜿蜒,丝瓜吹着嫩黄的喇叭,西红柿鼓着青涩的腮帮。整个小院生机盎然。这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的杰作。
堂屋进去一片清凉,红砖堆砌的老房子,房子后面一片小树林,没有空调也不需要空调。家具老旧而整洁。一只小狗跑了出来,居然是萌萌的泰迪犬!
待坐定,大娘说话了:“大夫,俺儿媳妇刚怀孕,你是产科的,我想问你关于孕妇的一些问题。”
哦!明白了,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关心的是抱孙子。专业对口,天时地利,失不再来!我从早孕开始娓娓道来,一直讲到分娩,好一阵唇飞舌舞。大娘一扫前次的怀疑和戒备,听得非常认真。一席话下来,她还递过来一杯水和一张纸巾。难道我讲得嘴角出白沫了?!不要啊……
我咕咚咚喝完这杯水,开始新的话题。
“大娘,儿子在哪里工作啊?”
“北京。”一脸自豪。
“那怎么不让儿子接过去一起住啊?”
“他们也是说接我过去。我自己在家挺好的,不给小孩儿们添负担。”
“那你老人家以后也要去帮忙带孩子不是?”
“当然了,要不他们怎么忙的过来哦!”
“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才能有力气带孩子,是啵?”
“嗯……妮儿,我倒是没啥大毛病,但是因为一些小毛病也是在吃药。我把药拿过来,你看看吃这些管不。”
妇产专业干了那么多年,内外科知识大半都还给老师了……幸好,来前恶补了全科医学的相关内容,派上用场了。又一阵唾沫横飞……
大娘听得依然认真。世上哪有不想被关爱的人?!
至于签订协议书,建立健康档案,呵呵……不用问了吧?
以后我们每次下乡几乎都要去看看她。或许是责任,或许是牵挂。共处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她最初的印象。
我知道了她为什么有一只泰迪。因为怕养狗对儿媳怀孕不利,硬是把城市狗变成了村头一枝花。
我知道了她对自己的旧房子另有一种认识:屋子越破旧,说明孩子越有出息,不在村里。
我知道了她热爱生活的力量源泉。她苦中作乐,她不求回报,她掌握了生活的真谛。
在农村,无数个留守老人为爱坚守,他们练就一副坚强倔强的姿态,默默熬过孤独寂寞,把余热揣在胸口、随时准备拿出来温暖儿孙。我们保健医生进农户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这群可爱的老人。愿我们的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百姓,愿我们的万保路越走越宽。
(产科 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