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睡眠中的“隐形杀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防可治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5.03.28
您或家人是否经常打鼾、夜间憋醒,白天昏昏欲睡?这可能不只是睡眠质量差,而是一种危险的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种被称为“睡眠杀手”的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健康,但大众认知度仍待提高。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呼吸中断。正常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咽喉顺畅进入肺部;而患者因气道变窄或关闭,每次呼吸暂停可达10秒以上,导致血氧浓度急剧下降。这种‘窒息-憋醒’的恶性循环每晚可能发生数百次,患者却往往浑然不觉。”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谷莉莉介绍。
医学研究显示,该疾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更是全身健康的"破坏王"。短期会导致注意力下降、情绪异常,增加交通事故风险;长期则使高血压、心律失常患病率显著上升,脑卒中风险增加3-5倍,同时与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存在密切关联。
易感人群筛查显示,BMI>28的肥胖人群、颈围过粗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长期吸烟饮酒、有家族病史及更年期女性也属于高危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肌肉张力下降,患病风险会明显升高。
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筛查便利性。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配备4台便携设备,让患者在家即可完成初步监测。这种无创检测通过传感器记录整夜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为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临床已形成系统化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可通过减重5%-10%、调整睡姿(侧卧位)、戒除睡前饮酒等生活方式干预获得改善。中重度患者的"金标准"治疗是无创呼吸机(CPAP),该设备通过持续气道正压支撑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特定患者,还可选择口腔矫治器或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
预防远胜于治疗。建议市民定期进行“打鼾+日间嗜睡”自测筛查,及时通过专业量表评估风险。保持BMI指数在健康范围、严格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是重要预防措施。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已开设专项筛查门诊,为疑似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服务。
“这种沉默的夜间杀手完全可防可治”。谷莉莉最后呼吁,市民若出现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干预重获优质睡眠,避免长期缺氧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