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钟极速“探”险!儿科支气管镜下巧取致命花生米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5.03.28

“医生,我孩子突然喘不上气了!”3月16日下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内,一位年轻母亲怀抱1岁患儿冲进诊室。两小时前,患儿在哭闹中误食花生米后突发剧烈咳嗽,随后出现持续性气喘。接诊医生立即查看患儿,听诊发现患儿肺部有明显哮鸣音,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胸部CT检查10分钟内完成,结果提示左主支气管异物,须立即取出!医院多学科联动迅速响应,儿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专家团队精准定位异物,制定“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方案。从接诊到手术室准备就绪,全程无缝衔接。

18分钟极速“探”险!儿科支气管镜下巧取致命花生米1.jpg

在麻醉科团队护航下,儿科田旭美副主任医师操作支气管镜深入患儿气道,全程仅用18分钟,成功钳夹出嵌顿于左主支气管的5mm×3mm花生米,并清除周围增生肉芽组织,完成18个肺段及鼻腔探查,确保无异物残留。术后患儿气道恢复通畅,气喘症状即刻缓解。

18分钟极速“探”险!儿科支气管镜下巧取致命花生米2.jpg

手术成功后,儿科并未就此放松警惕,继续给予规范化治疗与护理。术后首日CT复查确认异物消失,第3天支气管镜复查,确认无异物残留,嵌顿处支气管黏膜肉芽组织完全清除。第4天患儿康复出院。

这场“步步为营”的救治,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与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深度融合。近期,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通过多学科协作,已成功完成多例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该技术的常态化开展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空白,标志着儿科内镜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专家提醒: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食用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进食时需遵循“五不原则”:不哭闹、不说笑、不跑动、不躺卧、不分心。若孩子突发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需在具备儿科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实施早期干预。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