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再造生命,健康从心开始——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心血管内科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7.05.03
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不仅是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也是济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诊疗方面,科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常规开展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对于心血管常见病及多发病,心血管内科借鉴国内外先进治疗理念,不断规范、提升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全市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
三年前,一位在兖州工作的外地干部突发冠心病、心脏骤停,随即被送至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进行紧急救治,医护人员一边进行抢救,一边与患者家属沟通。据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建回忆,当时患者的情况非常危急,在手术过程中曾一度心跳中断,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对于医院的救命行为,患者很是感激,对医护人员更是赞不绝口,经常逢人便讲,“没想到一家县级医院能有如此精湛的医疗技术。”
2009年,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在全市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如今,技术运用愈发成熟,每年救治病患约1500例。同时,科室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每年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1000余例。开通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每年开展心梗手术100余台,为兖州地区居民提供了有效的健康保障。
由于心血管病多是重症,很多患者都是被医护人员硬生生从鬼门关上拉回来的;而一些患者发病较急,科室时常还会遇到意外或突发状况。
去年夏天,一位大货车司机从德州驾车来到兖州拉货,刚准备回程,突然心脏病犯了,便打车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患者看起来精神不振,不光身边没有人陪着,身上也没带多少钱。”杨建告诉记者,院领导曾经嘱咐过他们,生命无价,遇到类似情况,要以治病救人为先,于是,在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救治,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患者几天后就恢复身体健康,患者家属也从德州赶来交付了医疗费用。
杨建表示,在进行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医护人员需要明确对患者的心脏疾病诊断,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必须做到高度警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行事,术前、术中、术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和介入器械选择要达到最优效果;对于术后监护、用药及术后随访,医护人员都应了然于胸,并告知患者。”杨建说。
在术后康复方面,心血管内科打破心脏病需“静养康复”的传统误区,倡导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尽可能早地下床行走,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至5天,同时,舒适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康复保障。
开展双心医学治疗,关注患者心理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并有心理问题,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据杨建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心血管内科按照“双心医学”理论对患者进行医治,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即心身的全面和谐统一,这一尝试也再次走在了同级医院的前列。
去年,78岁的齐大爷经历了丧妻之痛,此后近半年时间,他一直觉得心悸、胸闷、喘不上气,走路变得蹒跚,也直不起腰来。起初,齐大爷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便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就医,然而,经过检查发现,老人的心脏并未出现器体性病变,更像是焦虑、抑郁症状。之后,杨建为齐大爷开了抗焦虑药物,并定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做心脏检查,坚持治疗半年后,老人的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走起路来比以前精神多了。
据了解,心血管疾病和焦虑、抑郁障碍存在部分共有症状,例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这为准确诊断增加了难度。面对此类病患,科室医护人员会首先通过心理支持治疗,比如鼓励他们更多地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找到适合的情绪宣泄口,更利于自身的恢复。同时,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每天坚持适当运动,让体内的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良性激素的恢复。在饮食治疗方面,医生会建议患者采用均衡、多样化、有节制的饮食,补充各种营养素,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最后,我们会采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帮助病人及时从抑郁、焦虑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杨建说。
引进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在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进行“双新医疗”实践的同时,心血管内科还开展高血压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治: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等一系列医疗项目,帮助众多患者缓解了病痛之苦。其中,在常规开展起搏器植入的基础上,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通过与外地大型医院合作,在济宁地区同级医院中率先引进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着显著疗效。
徐大爷今年60多岁,因心力衰竭导致心跳过缓,经常出现头晕症状,严重时外出散步都会昏倒。去年,徐大爷来到心血管内科进行检查,发现其身体状况符合心脏再同步条件,便对其实施三腔起搏器植入,之后,徐大爷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准,几乎没再出现过头晕症状。
据了解,三腔起搏器也被叫做“双室起搏器”,和常规起搏器相比,这种起搏器可以承担右心房、左右心室的起搏功能,使心室和心房同步,以及左右心室协同作用发挥得更好从而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大大减少抗心衰药物的使用,极大程度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杨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科室医护人员会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程控随访,以使起搏器更适应患者需要,从而达到让患者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
杨建,男,硕士,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山东省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擅长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脏介入手术,年手术量1000余例。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有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
科技成果
参与省市科研多项,目前承担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医学院科研各一项。
论文著作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