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以责任之心呵护患者胃肠健康——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消化内科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7.05.03
消化道疾病是人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患消化道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消化内科为兖州区乃至周边病患解决了一系列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病症,科室在省内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内镜下早癌的诊断及治疗,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展无痛胃肠镜两年,受到患者普遍认可
对于不少消化疾病患者而言,腹痛待查是常见的症状表现。除消化系统本身症状及体征外,消化道疾病也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有些时候,消化系统症状还不如其他系统的症状突出,这就更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全面、重点深入的检查极为重要。
“传统胃肠镜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多、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给检查带来诸多困难。此外,有的病人一听到胃肠检查就感到恐惧,甚至直接拒绝检查,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造成了终生遗憾。”据消化内科主任肖桂珍介绍,胃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与普通胃肠镜相比,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不会感到任何不舒服,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对胃肠镜检查恐惧的患者而言是更的理想选择。
“无痛胃肠镜检查创伤小,通过无痛性电子胃镜技术,可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等症状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同时,无痛胃肠镜检查省去了检查前的预备时间,手术时间变得更短,可以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据了解,电子胃肠镜拥有目前其他检查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尤其针对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均可实现明确诊断,并具有放大功能,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
2015年初,消化内科开始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时至今日,科室平均每日开展20余例,技术水平和诊断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此外,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对于食管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消化道狭窄内镜下扩张及放置支架等,均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前段时间,有位中年男子来医院就诊,患者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过去两年内经常呕血,还有食管静脉曲张。经过检查,我们对患者常出血的位置进行了扎套处理,之后,此类病情再没复发过。”肖桂珍说。
长期腹痛不见好转,一查才知是情绪病
作为癌症筛查科室,消化内科自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各种检查,诊断出不少之前未被察觉、发现的癌症患者。据了解,在查体方面,胃、肠都属于盲端,胃肠癌症通常发现较晚,不少患者都是感觉很难受了才去看病,很多人发现时就是晚期了,如果能提早发现,早干预,患者康复治愈的几率将大大提升。为此,消化内科医务人员时常进农户、到社区义诊,普及肠胃疾病知识,倡导胃肠不适患者及时进行检查,规避癌症风险。
据肖桂珍介绍,3年前科室刚成立的时候,一位50岁左右的男性来院就诊,当时患者不愿意吃饭、常常尿黄、并有黄染加重表现,看上去很像肝损害症状。之后,医护人员通过上腹CT检查发现,患者得了胰腺癌。“这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术后还不好恢复。”之后,患者转诊至北京301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发现较早、救治及时,患者恢复程度相当不错,3年期间都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此外,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消化内科通过心理沟通配合肠胃治疗的方式,帮助众多患者摆脱疼痛困扰。
据了解,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患者常具有胃肠道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慌、慢性头痛、肌痛等,一些患者还会伴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原则是排除性诊断,在排除相关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检查、分析。
去年夏天,58岁的黄先生因长期腹痛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就诊,经过系统检查发现,黄先生部分胃肠功能丧失了,胃肠器官并未发生器体性病变,初步诊断可能是功能性胃肠病。后来,医护人员询问了解到,黄先生的妻子患有胃癌,儿媳患有乳腺癌,黄先生长期焦虑、睡眠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胃肠功能。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为黄先生开了抗焦虑药物,在胃肠功能调理的同时,开展心理疏导,过了一段时间,黄先生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了,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不断引进新技术、项目,医疗能力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实现专病专治,2014年新院区启用后,消化内科从之前的大内科中分离出来,3年期间,科室医护技人员奋发向上、钻研业务、勇于创新,使全科医护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多项诊断技术在同级医院中处于外领先水平。目前,消化内科主要诊治食道、胃肠、肝胆及胰腺的炎症、溃疡、肿瘤等疾病,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多数医生都具有在国内知名大医院学习进修的经历。
此外,科室主要还配置了一批先进设备,例如日本进口奥林巴斯染色、放大及NBI电子胃肠镜、超细内镜(经鼻)、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心电监护仪、自动清洗消毒设备和电切、电凝设备(氩气刀)等。科室内设病床51张,年住院病患者达5000余人。
同时,消化内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医疗能力稳步提升。其中,脾动脉栓塞术和内镜粘膜剥离术便是科室的新亮点。
据了解,脾动脉栓塞术适用于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肿瘤等,在解决脾动脉亢进、缓解脾大、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内镜粘膜剥离术则将消化道早癌、良性肿瘤由传统的外科手术改为内镜下完成病变的切除,在消灭肿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器官功能。同时,利用内镜下新型诊断技术,如超声内镜、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大大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为内镜下粘膜剥离手术提供充足的病源,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