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一项技术减轻十分病痛——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关节外科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7.04.20
近年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关节外科医务人员分别到德国AMOES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301 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多地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不仅成功实践了关节镜微创手术,而且实现了关节置换技术质的飞越。
实现技术革新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关节外科科室主任陶冶认为,未来的关节外科发展,不仅要求更加重视同基础医学的结合,而且应该重视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这将会使关节外科的诊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更好的为那些常年饱受关节疼痛的患者服务。
从“大刀阔斧”迈向微创时代
今年2月,30岁的刘杰打篮球时把膝盖弄伤了,虽然没有出血,可是一条腿像是被锁住了一般,行动不便。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关节外科一检查,被诊断为膝关节的半月板撕裂。
陶冶介绍,“以半月板损伤为例,原来要进行开放式大手术,会有20厘米的切口,至少卧床一个月。如今,我们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为刘杰治疗,0.4厘米的手术切口就能解决问题,术后一天就能下地、三天就能出院。”
如此神奇的关节镜技术可以解决几乎全身所有关节的大部分创伤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在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为主。据了解,“关节镜微创手术” 被业内称作是“把眼睛和手指放入关节内”,它是通过切开皮肤数个“筷子”大小的孔,将摄像头、手术器具伸入关节内,在显示器监视下,由医生操作,诊断和治疗各种关节疾病的方法。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4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其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且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陶冶说,这对患者身心都有积极的作用,促进疾病更快地康复。
陶冶告诉记者,关节镜手术对于多年被关节疼痛困扰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原来都是通过理疗、针灸、药物等保守治疗手段控制患处疼痛感,不能爬山,甚至不能走远路。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又没有到做大手术地步的患者,关节镜手术解决了关节反复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关节镜技术还可对关节进行动力性检查,提高了诊断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通过关节镜才确立的。而且关节镜可施行以往开放性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等。
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疾病已成为关节外科的亮点,近2000例的微创手术经验,全德国进口电子关节镜设备及Smith & Nephew(美国施乐辉)手术器械,为保证手术质量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骨折的微创治疗,其中应用Endobutton和RigidFix 、TransFix膝关节韧带固定技术,应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这些膝关节微创技术已达到鲁西南地区先进水平。
人工关节置换让高龄患者颐养天年
关节镜是治疗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运用非常普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关节疾患,都能被关节镜所解决,当关节疾病发展到后期,经过保守治疗或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随著病变进展而减弱,甚至无效时,人工关节置换术则是其最终的治疗方法。
今年2月,93岁的夏建国老人在家摔伤,造成股骨颈骨折。家人考虑到老人年事过高,手术风险大,出于心疼老人的想法,让老人在家卧床保守治疗了一段时间,谁料老人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家人们情急之下将老人送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经过全面检查后,关节外科为老人制订了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案,成功为老人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
家人惊喜地发现,老人术后4天就能下床活动,还能蹲下上厕所。而夏建国并非科室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年龄最高的患者,去年曾有一位95岁的老人,也在这里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更让人称奇的是,在关节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
陶冶解释了这个现象,“以股骨头坏死病患为例,如果不做手术,成天卧床,生活质量非常糟糕,而手术做好了,还能让老人生活自理,过上有质量的生活。”陶冶说,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也更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科室通过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经过专业的康复锻炼,1-2天即可下地走路,避免了老年人长期卧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目前我们科室广泛开展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效果非常好,使用的原装进口的关节假体进行手术,2012年至今共进行关节置换手术700例。”陶冶介绍说。
2月27日,家住兖州山拖小区的74岁的张祥光老人笔直地走到陶冶面前,激动地将一面锦旗交到了他的手中并不住地道谢。而在一个月之前,他还是拄着双拐来到医院寻求诊治,被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双膝间的距离高达十公分左右,不仅扭曲到不能行走,还伴随着疼痛。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张祥光便承担起买菜的家庭任务,终于能和普通人一样享受退休生活。
陶冶认为,作为医生既然有条件,有技术就应该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目的。因此针对年轻患者,科室还开展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往膝关节假体需要放置人工交叉韧带,同时它截骨的范围相对要大,比较适合骨磨损多,交叉韧带差并且初次做关节置换的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膝关节置换保留后交叉韧带适合交叉韧带比较完整、骨头整体结构不错且相对年轻的患者。假体设计因为保留了后交叉韧带正常关节的生物力学,置换术后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膝关节动力学特点,增加关节的屈曲和运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