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相关知识

栏目:健康科普

日期:2018.03.20

肠套叠是婴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在1岁之内占60%以上,以410个月婴儿更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减低,男女比例为2:1.好发于冬春季。

一、患儿在以下情况下,怀疑肠套叠

临床上肠套叠常见的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由于婴幼儿不会诉说,常表现为一阵阵哭闹不安,屈膝缩腹,双臂乱舞或用手按压腹部,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数分钟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食物,有时含有胆汁,有恶臭,安静时检查患儿腹部右下腹空虚,别处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患儿大便时,大便带血或呈果酱样大便。

二、肠套叠病因

1.饮食改变,婴儿在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的时期,也是肠套叠的发病高峰,婴儿肠道消化功能不能适应食物的刺激,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将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引起肠套叠,此组患儿中男性和肥胖者85例,占66%,据家长回忆此类患儿饭量都较大。

2.回盲部解剖因素,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该处淋巴组织丰富,易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充血水肿,肠蠕动时,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引起肠套叠。此组患儿中有30例复位后回盲部不在右下腹,而且结肠冗长走形紊乱。

3.病毒感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感染可引起Peyer集合淋巴结肿大,压迫肠管变扁,引起肠套叠。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因素,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将一段肠管推入另一段肠管产生肠套叠。上述因素往往是同时存在。

三、适应症

病程小于48小时,全身情况好,无腹胀,无明显脱水机电解质紊乱。

四、禁忌症

1.病程已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差,有脱水、精神萎靡、高热、休克等症状者,对3个月以下婴儿尤应注意。

2.高度腹胀,腹部有腹膜刺激征者

3.X线腹部平片间多数液平面者

4.套叠头部已达脾曲,肿物硬而且张力大者

5.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者

五、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的优势

1.整个操作过程无创,无污染。

2.治疗过程中便于随时调节空气压

3.操作简单,经济实用、过程安全

4.较直观,外科医生可动态观察肠套叠套头移动的整个过程。

目前,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其成功率高于90%,这种技术与手术治疗相比有明确的优越性,其方法简单、快捷、可避免因手术造成的创伤和手术带来的肠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家属容易接受,且小儿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在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明确诊断,所以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的使用价值较高。

总之,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