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党员就是为群众服务
栏目:精神文明
日期:2016.09.19
每次下乡去大安镇西葛村义诊,我都会去张良臣大爷家看看。他是一名老党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他的老伴是脑血栓后遗症,平日的生活都需要有人照顾。张大爷的儿女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全靠张大爷操持,老两口过得非常不容易。张大爷常年憋喘、咳嗽,却一直没到医院接受过正规的诊治,我下乡接触张大爷后,每次去都会到他家做心肺听诊、测量血压,给他带些常规药品,嘱咐他日常健康注意事项。张大爷每次见到我们都像对亲人般热情,也总有说不完的感激,“多谢你们下乡义诊,让我这个老头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平凡的付出,朴实的感谢,在30多年的行医路上,这是我时常见到的风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是掌握先进的医疗技能,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让群众获得健康幸福。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我发现这恰恰也是“两学一做”的精神内核,做合格党员,做合格医务工作者,就是让我们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要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自身要强化政治意识,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
我所在的呼吸内科是由13人组成的优秀医疗团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职业的操守,也是行医的准则。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尤其是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面对疑难病例,科室与北京专家在线交流,不仅让患者及其家属进一步了解病情,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回想2014年刚搬入新院区时,面对科室管理一片茫然,到现在科室内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比如血气分析仪、机械排痰仪、下肢气压泵等等,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像气管镜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呼吸机对2型呼吸衰竭病人的使用、睡眠监测仪成为打鼾患者的福音。
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真诚的付出。我们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在科室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价值——患者身体的强壮,心灵的康宁,笑容的灿烂。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能只落在纸面上,而要通过实践让医生的价值体现在为患者创造价值上,不仅要追求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真心,成为让百姓信赖和喜爱的医务工作者。
(呼吸内科 郭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