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添温度,无陪病房有“医”靠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5.03.20
家庭成员中一旦有人患病住院,就要“全家总动员”;一些家庭还面临“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既要管小又要管老”等窘境。为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难题,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23年5月开展“免陪照护”工作:根据病区及收治病种,以“一对一”、“一对多”的照护形式,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的生活照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家属只陪不护的管理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的住院患者生活照护需求。此项服务工作目前已覆盖全部住院病区。
88岁的王奶奶因为股骨颈骨折,住进创伤骨科病房进行治疗。王奶奶只有一个女儿,但已年愈六旬,平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一时分身乏术。医院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为王奶奶一家免去了后顾之忧。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承担起王奶奶的日常生活照护:从身体清洁、送水送餐、大小便处理,到陪同检查、手术前后搬运、辅助康复,都由护理员负责。护理员还将心理关怀融入日常照护中,耐心倾听王奶奶的诉求。王奶奶对“免陪照护”的服务赞不绝口:“护理员细心又专业,经常主动来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给我鼓励,陪我聊天。这样的服务让病人和家属都省心。家属只需要有空时过来看看、说说话就行,不需要从早到晚在这儿守着。”
48岁的李先生是一名颈椎术后患者,术后生活不能自理,同时面临漫长的康复周期。但其妻子工作繁忙,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子女年龄尚小。康复之路如何开始?在听闻“免陪照护”后,李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择了“一对一”的陪护服务。一周之后,陪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李先生全家非常满意。李先生的妻子表示:“我工作很忙,不能天天请假。护理员很专业,而且很有耐心。每天十几个康复项目,需要多次搬运,护理员毫无怨言。把病人交给这样的团队,我们一百个放心”。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护理员的服务是否到位,照顾是否专业是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对护理员施行标准化培训,结合进驻病区专业特点,进行专科培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进病区管理工作,不断规范质量管控。医疗护理员为照护对象提供全程日常照护:病房内配有独立智能呼叫设备,发起端为患者床头呼叫设备,应答端为护士站的智能呼叫铃和医疗护理员的智能腕环。当接收到患者的呼叫请求,护理员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响应其个性化的照护需求。
为促进医护更好无缝隙沟通及各项措施无缝衔接,护理部联合第三方公司对服务措施再升级,每月2次在病房内开展大型公益活动,义务为所在病区全体在院患者进行洗头、理发、修剪指甲等生活护理。全力为患者提供高品质、规范化、人性化的照护。
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通过严格培训与考核的医疗护理员在医院管理与督导下,每年为数千名住院患者提供了优质的照护服务,为数百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专业的服务获得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认可,收获表扬信36封,锦旗49面。
护理部主任吴勇修指出:“免陪照护”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减少家属的陪护压力,还能减少非医护人员在病区和医院内流动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静、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全力推行“免陪照护”模式的同时,医院始终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始终,优化住院患者探视流程,设有探视时间,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亲情关爱需求。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将持续优化“免陪照护”服务模式,深化医疗护理服务改革,构建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免陪护照护体系,推动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医疗护理服务!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