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三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咯血合并肺栓塞重症患者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5.03.19
近日,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联合血管肿瘤介入医学科,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成功救治多例咯血合并肺栓塞危重患者。这一复杂病例的救治经验为临床处理此类急危重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75岁的李女士因突发大咯血紧急入院,接诊医师张难难在查体时发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非典型症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张难难高度怀疑患者很有可能合并肺栓塞,当即启动绿色通道完成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CTA检查。影像结果显示,患者不仅存在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同时合并多发性肺动脉栓塞,两种致命性病症叠加使救治面临"止血"与"抗凝"的临床决策困境。
呼吸内科谷莉莉主任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经综合评估,血管肿瘤介入医学科刘松主任团队率先实施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中精准定位出血血管,通过栓塞材料封闭破裂血管,迅速止血。术后24小时严密监护下,呼吸科团队启动个体化抗凝方案,配合机械通气支持及精细化护理,最终实现止血与抗凝治疗的精准平衡。
(术前CTA提示迂曲增粗的支气管动脉)
(术中精准超选栓塞出血血管)
“这类患者的救治犹如走钢丝,既要快速控制致命性咯血,又不能延误肺栓塞的抗凝治疗。”谷莉莉介绍,医院建立的“介入止血-阶梯抗凝-呼吸支持”序贯治疗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有效破解了这一临床难题。术后复查显示,患者栓塞血管完全闭合,肺动脉血栓明显吸收,未出现再发出血或栓塞加重情况。
此次成功救治,离不开病情的早期识别及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和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谷莉莉表示,科室将持续推进学科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呼吸急危重症的高效救治。同时提醒,当出现突发咯血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务必立即就医,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