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保卫战”

胃肠外科常规开展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ISR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4.07.09

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病灶的位置在肛门5cm以内的恶性肿瘤,患者会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痛等症状。按照以往术式,需要将肛门连同直肠一并切除,同时行腹壁永久性造口(俗称挂粪袋)。

保肛还是保命?这是每个低位直肠癌患者都会面临的问题。近日,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诊了一名肿瘤距离肛门不到3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一起看看他们给了患者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59岁的胡先生因反复便血、大便不规律伴便前肛门有下坠感等不适,确诊为“直肠癌”后一直忧心忡忡。不仅是因为疾病本身,更是因为肿瘤距离肛门不足3厘米,常规手术需切除肛门,并行永久性腹部造瘘。这一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消息对胡先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了解到我院胃肠外科在低位直肠癌保肛领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胡先生便前来就诊寻求帮助。胃肠外科主任宋亚鲁组织团队进行了详细的病情讨论和评估,结合精准查体、影像分期、内镜检查,决定为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迄今为止极限保肛的终级术式,给患者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保卫战”1.jpg

为确保患者顺利康复,团队精心设计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快速康复、饮食管理等措施,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照顾。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恢复顺利,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肛门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出院时,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宋亚鲁介绍,低位直肠癌想要保肛,就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距离!ISR手术就是最大限度的切除内括约肌而保留外括约肌,因为外括约肌保留了,基本的控便功能就不会丢失。手术过程中,内括约肌能切多低,就能实现切缘上方2~3cm的保肛手术,最大限度的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功能的保肛。

“从某种程度上说,ISR手术相对于常规手术对于医疗团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可是我们团队有一个理念——希望能为病人做到极致,既达到应有的治疗的效果,又能符合他们的期盼。”宋亚鲁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尽最大的努力,在清除病灶的同时,让患者生活的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