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肺康复护理助患者转危为安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0.07.29
近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二病区收治了一名双肺感染患者,在护理团队精心实施的肺康复护理下,患者转危为安,现已康复出院。
该患者入院时体温38.0摄氏度,左侧肢体肌力为0级的男性患者。从气管切开处吸出大量黄色脓痰,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双肺听诊为湿啰音,呼吸音减弱,CT显示双肺感染及胸腔积液。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但是患者卧床,营养差,自主咳痰能力差,如果不及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呼吸方式得不到改善,极有可能肺部感染加重,呼吸系统继续衰竭。
患者期盼的目光,让护士长唐茜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对健康的渴望。唐茜决定要为患者进行肺康复护理,她首先和主管医生沟通病情,并提前进行一系列评估,随后反复与患者家人交谈。在得到医生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下,迅速组织护士开始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肺部康复护理。
全体护理人员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营养、吞咽障碍、运动功能、肺功能、呼吸肌力,进行评估。通过查阅资料、多次模拟,最后敲定肺康复计划,为患者纠正鼻饲摄入的蛋白质及能量。其次引导患者腹式呼吸训练,鼓励主动四肢联动练习,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使用高频振动排痰仪+体位引流进行气道廓清。再次进行肺功能和呼吸肌力的评估,制定经口进食计划,给予心理疏导,指导适宜的呼吸训练。
“虽然肺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功能活动的执行能力,减少肌肉疲劳并增强体格,但过多的借助药物和器械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肺康复的力量训练应以简单、实用、有效为目的。”唐茜介绍,历经三周,患者具备了拔管指征。拔管后吞咽无障碍,说话流利,自诉无不适感。
中重度呼吸系统疾病历来以高患病率、高致残率著称,药物治疗虽然直接,但复发率高,很难做到阻止或逆转肺功能的降低,患者也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呼吸内科护理团队探索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护理手段,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升其运动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
此次肺康复护理的成功得到了患者家属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家属还专程送来感谢信。这愈发坚定了护理内二病区护理团队开展肺部康复护理的决心,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能力,提升患者的康复等级。
(党政办公室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