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与时间赛跑的溶栓先锋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8.05.03

 

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其中80%以上为缺血性卒中,也就是“急性脑梗死”。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留有肢体残障。对于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可极大降低致死致残率,但此时间窗非常短暂,因此,脑卒中的诊疗过程必须争分夺秒,把握黄金急救3小时尤为重要。

作为济宁市首批脑卒中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对脑卒中的早期诊断,特别是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一大特色。他们与时间赛跑,为病人解忧,持之以恒追求卓越,永攀高峰造福患者。

 

抢抓黄金“时间窗”

“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发生脑卒中,患者每分钟要死亡190万个神经细胞、140亿个神经突触,早一分钟救治就能早一分钟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从而大大降低死残的可能性。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主任赵珊珊坦言,以往,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要先后经急诊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这一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耗费两三个小时。从医多年,她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患者因防治意识不够、交通不便等原因,延误了脑卒中最佳救治时间,造成了终生残疾,甚至被夺去了生命。“许多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了,但是生活质量却得不到提高,作为医生也感觉很扎心!”

难过之余,赵珊珊不断总结反思:要有效挽救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就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赢时间就是赢生命!换言之,急性脑梗死的急救,抢救的是生命,更是未来的生活质量。根据目前医学界研究成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为4.5个小时,3个小时内为最佳黄金时间,一旦有人被发现有疑似脑梗死症状,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并得到积极治疗,可以有机会完全逆转或部分恢复。

当前,世界公认对于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唯一有效手段。2015年,经赵珊珊倡议,医院在鲁西南同级医院率先开通了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并于当年成功开展十余例静脉溶栓治疗手术。

随着手术的不断开展,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的掌控、各类并发症的处置等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去年,科室完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手术30例。今年1月份,被济宁市卫计委选定为首批脑卒中定点救治医院后,神经内科联合急诊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成立卒中中心,溶栓治疗再攀新峰,1-3月份,科室已进行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手术32例。

 

极速营救只为生命

起床时突然感觉脚底打滑,腿使不上劲,跌倒在地上起不来,话也说不清楚……今年1月16日,兖州70岁的候先生突然患病,家人及时发现后于17:48分拨打120急救电话,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院前急救接诊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考虑为危急性脑卒中,立即联系神经内科医生戴红波在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18:02,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医院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随即启动;18:06,急查心电图、凝血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无明显异常,颅脑CT显示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通知病房做好溶栓准备;18:30,患者来到溶栓病房,左侧肢体已无法活动,属于完全瘫痪的状态,言语不清无法与人交流,情况比较危急,而询问家属患者病史后医生又得知,侯先生几年前便患上心脏房颤,并没有进行过系统治理,且有较长的糖尿病史,综合各方面评估,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家属的支持下,手术医生决定放手一搏。

18:50,开始溶栓。溶栓30分钟后,患者的左侧肢体肌力恢复到2级,左侧手臂和左下肢都能够在床面移动;19:30,患者的言语和肢体肌力都已接近正常。从侯先生入院到开始溶栓仅用时48分钟。目前,侯先生已经康复出院,和正常人生活没有两样。

赵珊珊介绍,大量循证研究显示,对于适合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如果将其从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DNT)控制在60分钟以内,患者死亡率将下降20%以上。为了减少院内延误,让更多患者有机会在更短时间内接受规范的溶栓治疗,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DNT由之前的平均90分钟减少到60分钟左右。目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DNT也由刚开始的平均85分钟降低到目前的平均53分钟,为诸多患者的术后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访情况先生,适合并选择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中,80%的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基本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其余患者在进行后续的药物、康复治疗后,身体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比早先患同类疾病的患者恢复情况有着显著提高。

 

重视治疗更重宣教

为了让更多脑卒中患者受益,赵珊珊专门安排三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在急诊科24小时轮流值班,在降低DNT时间上狠下功夫。同时,密切关注静脉溶栓患者的病情变化,溶栓1个小时内,医生、护士每15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溶栓2-6个小时内,每30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溶栓6-24小时内,每一个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辛苦的付出,换得斐然的成绩,但赵珊珊及团队医生们并没有太多欣喜。

“适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均为中轻型卒中患者,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窗至关重要!”赵珊珊表示,临床上,许多脑卒中患者因为错失救治时间窗而不能进行溶栓治疗。而更让人担忧的是,临床上被诊断为脑卒中的人数还不到总发病人数的20%,由于症状较轻或短时间缓解,许多患者没有足够重视,甚至不到医院就诊,错过救治的最佳时间,其后果却往往是灾难性的。

一方面是迅猛增长的发病人群,一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现状,赵珊珊内心极不平静。每年,赵珊珊和团队都会对先去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每月还会两次深入社区、乡村卫生院,讲授早起发现卒中症状、把握黄金救治时间的重要性,并细致介绍判断卒中的预警信号——面部发生面瘫,嘴巴或眼睛歪斜;肢体麻木,无法正常运动;言语不清,无法正常交流。如果有上述三条中的一条或多条,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脑卒中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和少量脑出血的症状基本一致,如果基层医生判断失误,错误选择救治方式,其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到医院进行影像学诊断才能确定救治方式。”赵珊珊表示,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仅仅是提高脑卒中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广大市民也要提高对脑卒中的认知,一旦发现家人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病症,一定要督促其尽快到医院就诊。

路漫漫,还将上下求索。济医附院神经内科紧跟现代医学发展的脚步,不断学习、创新。目前,科室正在积极上传病例,申报中国卒中学会认证、授牌的国家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力争为卒中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规范化诊疗,进一步推动兖州及周边地区卒中规范化临床诊疗体系建设。

 

科室简介: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为“济宁市重点专业”,经过科室多年的积累,铸就了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团队,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神经内科病区医疗人员17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7人,主管护师2人。拥有省内一流的核磁共振、螺旋CT、DSA、脑电图、经颅多谱勒超声、颈部动脉彩超以及适合神经科的各项特异性检查设备和检验手段。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排痰机、肢体静脉血栓泵、心电图、除颤仪等。先进的技术,如颅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术、面神经功能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