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脚被烫伤致“糖尿病足”险截肢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8.04.2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了“富贵病”。其中,部分因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导致脚部受伤感染,长时间伤口不愈合的复杂性糖尿病足患者难逃截肢的命运。为了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保留其劳动能力,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手足外科开展了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不截肢、创伤小、术后病情改善明显,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
左脚被烫伤老不好 原是患有糖尿病足
据统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是世界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生足溃疡,但近年来糖尿病足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几月前,41岁的韩先生用暖水袋取暖时不慎烫伤了左脚,2天后脚面竟然出现了大面积溃烂,连鞋子也穿不了。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赶忙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被诊断患上了糖尿病足。据韩先生自述,他有两年的糖尿病史,但由于平时没当回事,就没有进行规范治疗与脚部护理,谁曾想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一般来说,糖尿病起病后的8-10年才会出现足部溃疡,因患者平时不注意预防,导致足部血管病变,发病进程较快。”医院手足外科医师刘军国介绍,针对患者病情并与其沟通后,他们为患者实施了科室最新开展的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手术7天后患者脚面就长出了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原本要截肢的脚也保留住了。现如今,韩先生已经能够正常走路。
刘军国提醒,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以及神经敏感性下降,从而造成糖尿病足。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足底保健,重在预防,避免磨伤、烫伤,指甲不宜剪过短。
开展骨搬运技术 让患者免除截肢之苦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了‘富贵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血管阻塞,局部供血不足的糖尿病足患者不在少数,而脚部受伤后感染严重的患者会实施常规的截肢手术进行治疗。”以往因技术有限,每当遇到此类患者,医院手足外科主任朱修桥都感到很惋惜也很无奈。
一次偶然的机会,手足外科医生在外出学习时接触到了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能在避免截肢的情况下极大缓解患者的痛苦。为了让此项技术在科室开展起来,让更多当地糖尿病足患者受益,医院手足外科专家团队开始努力专研,期间还不断到大医院进修学习,最终使该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
血管再通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此项技术是运用了骨头的再生功能,在胫骨部位选取一部分骨块横向搬运,可以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软组织再生,并与肢体末梢微细血管融通,从而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并使因血管闭塞造成的缺血坏死组织得到缓解直至痊愈。”朱修桥介绍,在对患者患处清创处理后,运用微创技术在患者胫骨合适部位做截骨块,连接外固定架组合成骨段搬运装置。在持续、缓慢、稳定的横向牵张力作用下,促进组织再生,以达到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现如今,全国糖尿病足截肢占总截肢比例的60%,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术后病情改善明显,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朱修桥表示,目前该技术只适用于膝盖以下血管阻塞的糖尿病足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