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精细诊疗,让每位患者呼吸畅通——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7.07.11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在济宁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目前,科室除常规开展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外,还开展包括COPD、肺源性心脏病、哮喘、气胸、肺栓塞、胸腔积液、肺癌及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重、疑难病症等治疗,科室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抢救了一大批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广泛赞扬。
携手哮喘联盟,建设呼吸疾病防治体系
今年5月,由中国哮喘联盟发起,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共同主办的“基层医师关爱行动: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项目”落户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项目的启动将有助于推动该院呼吸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呼吸疾病防治能力及慢性气道疾病诊治、管理水平。
引进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项目后,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将致力于建立慢性气道疾病教育和管理系统,搭建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行慢性气道疾病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授课,并就一些常见难题答疑解惑,带动兖州及周边县市区医护人员提升技能。同时,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气道疾病的认知及防治能力,加强对易感群体的随访观察,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据了解,慢性气道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疾病,受环境、生活方式变化及新型致病因素不断出现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一系列疾病在内的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升高。目前,我国在慢性气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气道疾病诊治标准化、规范性及呼吸危重症救治方面与大医院仍存在较大差距。
据该院呼吸内科主任郭景东介绍,虽然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尚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和治疗,在明确诊断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规范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反复的急性发作,还可以阻止病情发展,缓解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项目的启动将有助于基层医院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提高患者诊断率和治愈率,让更多的基层慢性病患者受益。
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痛苦副作用大大减少
今年70岁的韩先生患有慢阻肺多年,每年一到冬天就觉得憋闷难受,由于经济原因,韩先生不肯进行手术治疗。来到呼吸内科就诊,医生对其采用吸入式方法进行治疗,戴上呼吸机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加之治疗过程中痛苦和副作用少,这种疗法渐渐被韩先生及其家属所接受。“呼吸难受了我就来医院戴呼吸机,过一会儿就舒服了,戴一次能管好长时间,感觉挺方便的。”韩先生说。
目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门诊,每年向数以千计的慢阻肺患者提供吸入治疗服务,一些患者觉得效果好,还自己专门购买了治疗仪放在家中,以备发病时用。据了解,吸入式治疗仪采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患者将其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使药物沉积在呼吸道内治疗疾病。相对于传统的打针吃药,这种治疗方法给药量小且有效地降低了副作用。“吸入药物可直接到达呼吸道和肺部,比口服药物起效快、持续时间更长,其使用量也比用药方式少得多,这一点对于儿童和老人而言尤为重要。”郭景东说。
医学研究认为,慢阻肺的发病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一方面,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同时,近几年雾霾加重也加大了呼吸疾病的发病几率。为有效预防慢阻肺病情发生,呼吸内科加强医疗宣教力度,通过万名医生下乡等活动向基层群众宣传如何防霾,普及呼吸疾病相关医学常识,并劝说更多市民主动戒烟、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开展呼吸监测,及时干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57岁的刘先生平时经常喝酒,加之体重超重,平时打呼噜很厉害,基本持续一整夜,由于压迫缺氧,刘先生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第二天醒来后,精神状态也很不好,经常感觉昏昏沉沉的。在呼吸内科检查发现,刘先生软腭下垂、扁桃体松弛,还患有脑血管病,在睡眠过程中,患者曾经数十次出现呼吸暂停情况。
“平时我们都认为打呼噜睡得香,实际情况是,患者打鼾严重多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因长期缺氧带来多种疾病,很可能危及生命。”据郭景东介绍,针对刘先生的情况,科室为其配备了呼吸机,患者在睡前戴上,基本能确保整夜呼吸畅通。经过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后,刘先生的睡眠质量提升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再没出现过睡不醒、头发蒙等情况。
对于慢阻肺、哮喘、呼吸睡眠暂停等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实时监控对医生的治疗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医生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发病情况,就能及时指导患者家属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的突然加重,使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李先生今年40多岁,睡觉打鼾多年,晚上一直睡不好,甚至有时还伴有心绞痛。患者怀疑有心脏问题,也做过心脏手术,但是之后仍不见好转。来到睡眠呼吸检测室进行监测发现,李先生入睡后呼吸暂停数百次,最长暂停时间2分半。之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据了解,该院呼吸内科成立了睡眠呼吸监测室,对睡眠呼吸暂停及鼾症病人进行脑电、心电、睡眠呼吸事件、腿动等多个项目综合监测、分析、诊断,并应用AUTO-CPAP机进行治疗,投入临床使用以来,许多睡眠呼吸暂停及鼾症病人得到及时诊治。
提升医疗技术,疾病应对能力更上一层楼
如今,医疗技术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疾病也在变化发展,典型性的疾病少了,非典型的疾病类型多了。为更有效地治疗多样化的疾病类型,呼吸内科开展了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术、在CT定位下肺穿刺术等诊疗项目,有效提高了肺周围占位性病变及胸膜病变的诊治水平。
针对一些复杂的肺病,科室运用气管镜技术进行检查,能有效发现病变,精确摘取异物,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48岁的建筑工人黄先生检查发现肺中叶不张,打针吃药不见好转,经过CT检测怀疑是肺炎,经过气管镜检查,最终确诊为肺占位、淋巴癌。
目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配有综合心电监护仪、无创呼吸机、GEM PREMIER3000 血气分析仪、排痰、经皮脉氧仪等设备。设有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睡眠监测室等,配有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CHESTAC-8800-D大型肺功能仪、一氧化氮呼气(FeNO)测定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呼吸内科还开展了气道舒张试验、激发试验、肺弥散功能、残气功能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等,让科室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更上一层楼。
专家介绍
郭景东,男,本科,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2年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呼吸科进修。中华医学会济宁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呼吸分会基层委员,山东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炎、肺癌、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支气管镜下治疗。
科研成果
完成科研项目十五项,其中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兖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