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后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很有必要
栏目:健康科普
日期:2023.03.23
春节过后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很有必要。
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春节期间有可能放松了自我要求,自我感觉暂时无大碍,等到病情突变,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就悔之晚矣!
自认为健康的人也要在春节过后抽空做个体检,查查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应对!
去体检项目这么选,每个人都不一样!
一、10~18 岁的少年
总体上说,年轻人各项疾病的发病率都低于儿童和中老年人。
如果有些肥胖,做个血脂检测、肝胆胰脾的B 超检查,看看有没有脂肪肝。
如果身材矮小,可以检查内分泌激素,测一下骨龄,做一下垂体磁共振检查。
二、19~30岁的青年:传染病是重点
除了常规项目,体检重点关注一下传染病、皮肤病、生殖系统疾病。
比如乙肝、肺结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这个年龄段进入育龄期,也要留意生殖系统疾病。
建议:
1.肝功,乙肝五项、血常规及胸部X光检查。
2.已婚或有性接触的女性,每1~2年可进行一次宫颈、盆腔和乳腺检查。
3.幽门螺杆菌检测--C14或C13呼气试验。
三、肾脏病高危人群
比如:直系亲属患肾脏病或者本人患过慢性肾炎、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眼睑水肿、血尿、尿少、厌食恶心等。
体检时建议监测血压、肾功、尿微量蛋白,以及做肾脏超声检查等。
四、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人在40岁后,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
比如:吸烟喝酒、口味重、喜甜食,时常头晕、头痛,直系亲属患心血管疾病等。
建议:
1.心脏彩超、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不可少。
2.有条件的也可以增加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来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如果长期伏案工作,同时有脖子酸痛或者手麻的症状,建议做一下颈椎 X 线平片或者磁共振检查。
五、 糖尿病高危人群
30岁人体各项机能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常常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
比如:直系亲属患糖尿病,本人患过妊娠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高血压,时常觉得口渴,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但消瘦等。
建议:
1.每半年检查一次,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2.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
六、肺癌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的特点有:
40岁以上——吸烟≥30包年,45岁以上——吸烟≥20包年,且同时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即为高危人群(包年如何计算呢?如果你一天吸一包烟,持续30年,就是30包年;如果一天吸两包烟,持续15年,也算30包年。)。
危险因素:
1.有肺癌家族史
2.有其它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3.工作中接触放射线、石棉、铍、铀、氡等化学物质
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 CT 检查,这比做普通胸片更安全有效。
七、50岁以上:胃肠道、骨密度、血管是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骨质疏松了。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建议:
1.开始筛查骨密度。
2.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这个年纪胃肠镜检查不能少。
3.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
4.老年人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高发人群,做好眼睛检查。
八、60岁以上全面查
项目:除以上外,查听力、查眼底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另外,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
建议:
1.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
2.听力和眼底病变。查眼底,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还可以反映脑动脉是否硬化。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是集健康体检、健康状况分析、疾病风险评估、健康教育、检后咨询、制定个体化健康计划、全面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健康管理中心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需求,设置了多种健康体检套餐及个性化体检项目,确保全面评价受检人的健康状况。对检查项目作出专业化的医学健康检查报告,并为客户建立健康及保健电子档案,使您"一次受检,终身受益"。
健康咨询热线:34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