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的“盆底健身操”
栏目:健康科普
日期:2021.03.31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令人苦恼的问题,患者常常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无便意、排便不尽、排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需借助泻剂或灌肠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其实,对于治疗慢性便秘,使用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即生物反馈治疗,俗称“盆底健身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引进新一代先进的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无创、无痛苦。
主要适应症:
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肛门直肠痛、大便失禁和其他肛门直肠功能性疾病。
临床案例:
60岁的王先生患便秘已经十多年了,饮食、药物用了很多,可就是效果不好,这次听说医院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他就来了。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说,你的便秘是因为不会排便造成的,需要来医院学习。他纳闷了,排便3岁小孩都会,我都这么大了,为何说我还要学习?也没有别的方法,那就学吧。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3个月的刻苦训练,还真的出现了奇迹,不用药也能排出大便。现在他知道了,这叫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是国外治疗盆底失迟缓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首选。这是一种完全无创的排便训练法,借助仪器设备将排便时肛门直肠局部的压力和电活动直观呈现在屏幕上,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患者对照屏幕,积极训练,纠正错误的排便活动,从而使出口顺畅,治疗便秘。
1.排便用力训练
排便不仅是肛门的事,大部分时候还需要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来配合。用力训练就是患者在排便时通过屏气、下降膈肌、收缩腹壁肌肉等来增加腹内压力。让患者坐在马桶上,身体前倾,保持大腿外展、外旋位。要求患者试图排便,有效利用膈肌呼吸以尽力使膈肌下降,同时收缩腹壁肌肉,达到增大腹内压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观看监视器,监视器上的直肠肛管内压力改变通过视觉连续反馈给患者,使患者留意他们的动作,帮助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动作并学习正确的动作。
2.盆底松弛训练
盆底肌是除了肛门括约肌之外的人体最重要控便肌肉,便秘患者在排便时,盆底肌往往会出现不能放松,该训练的目的就是使患者在用力排便时尽量放松盆底肌肉。患者坐在马桶上,做排便动作,屏气、膈肌下降、收缩腹壁肌肉,同时在监视器上肛管直肠压力的改变反馈给患者,使患者尽量放松盆底肌肉以减少出口阻力。此时的反馈除了肛管直肠内的压力改变,还包括治疗师口头的指导及对患者做出正确动作时的鼓励。
3.刺激排便训练
目的是指导患者如何排出1个球囊或者人造的大便。先将特制球囊置入患者直肠,坐马桶上,球囊连接导管,通过导管向球囊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使患者产生直肠内容物充盈或想要排便的感觉。当有排便感觉时,患者看着监视器上直肠肛管内压力变化,用力尝试排出球囊。
4.感受器训练
目的是减低直肠排便感受器感受功能的阈值,使患者对粪便的刺激更敏感。通过间断地向置入直肠内的球囊充气来实现。最初目标是让患者感受一定体积的球囊扩张,然后使患者感受更小体积的球囊,最终建立新的直肠感受阈值。
(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