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闻的奋斗

栏目:职工园地

日期:2020.02.12

2019年已经悄悄地过去,不经意间,我们步入了2020年,我们走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节点,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的人生才是出彩的人生,为此,我院在新春来临之际,隆重举办了2019年度表彰大会暨2020年新春文艺汇演活动,隆重表彰了在2019年用实干和奉献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并推动医院发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鼓舞了医院全体职工团结奋进,勇敢追梦。在看到无数前辈默默奋斗的事迹后,感慨良多,回忆科室一路奋斗发展的历程,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一、忆蛹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回忆历史的过程犹如照镜子一般看清自我。90年代初的化验室,一台显微镜走天下,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手工操作为主,结果差异性大,临床医生对检验报告的信任度低,一旦有疑惑首先就会质疑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有时戏称为“手工作坊”。种种硬伤让检验专业在院内只能“坐后排“,走到临床时候总是感觉低几分。

二、破茧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搬迁新医院之后,新环境,新压力,落后的检验方式和理念已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痛定思痛,科室以质量管理为抓手,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为重点,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工作,提高检验质量,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工作有布置,有监督,有考核,有改进,使检验科的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科室工作的每个环节并按照实验室能力和质量认证模式(ISO15189)进行质量管理。

三、成蝶

为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检验科积极创新,开展循环式发放报告这一新型工作模式,在医院的门诊科和医学检验部两大区域都设有应急检验设备,并建立起检验结果规范系统,样本采集完毕后,系统会自动计时,提醒检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本检验。同时,检验科实行错时和弹性排班制度,部分工作人员提前两小时上班,中午不休息,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发放,确保让患者能在两小时内拿到检验结果,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提升检验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基础上,检验科着力创新管理方法,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应运产生一对一联络员模式,旨在让检验真正与临床相结合,成为患者前期诊断与后期治疗的有力保障。联络员与其负责的科室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机制,加强日常交流,针对在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与相应科室负责人联系,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无论是检验项目数、工作量、还是产值都呈几何倍增长,与临床的沟通日益密切,科室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使临床科室的电话从“兴师问罪”越来越多的变成沟通请教。

四、作茧

作茧,并不是要作茧自缚,而是用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打破科室的“舒适区”,让科室习惯于“最佳焦虑”,最终使科室不断完善,不断成长。科室发展到现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的短板在于科室工作人员的主动学习能动性及临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室将以此做为下一步的业务学习重点,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科室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科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生资源,积极带动科室其他人员提升科研能力。如何将检验科从单纯的临床检验转型为“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科室,使我们仍需为之奋斗的目标。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此时正处于参三管理、医院转型改革的重要时刻,紧跟智能化发展趋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检验科是没有锦旗,没有鲜花的科室。或许救治无数人,从业十几年,可能也听不到一声来自病人的谢谢。但是正是检验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不断地奋斗着、努力着,希望向王彭老师一样热爱这个事业并为之终身奋斗,也希望像张时民老师一样可以见微知著,快速、准确的为临床医生反馈出有价值的检查结果,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学习中找差距,找短板,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优化工作流程,建立新型工作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之于个人,通过不断地奋斗提升自己,找到自身价值,收获更多认可与荣誉;之于科室,不断提升科室业务能力水平,创造更多价值,在院内,在地区乃至在国家层面中提升科室地位和声誉。而科室的发展又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拼搏,美丽飞舞的蝴蝶正是不断通过这忆蛹—破茧—成蝶—作茧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医学检验科 崔子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