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患者,载梦启程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9.06.2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那中国:梦到底是什么呢?

对学生来说:中国梦是学有所成,对工薪阶层来说:中国梦是工资翻倍,

对老年人来说,中国梦是老有所依,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让每个人的点滴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来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未来,劳动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劳动是什么?是默默奉献?是自我牺牲?是改革道路上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身影!一双双甘于奉献的双手!

劳动者是什么?是灯塔,是标杆,是财富,是旧貌换新颜的魔法师!

从雷锋到沈浩,从劳模到感动中国,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家喻户晓的事迹激励着大家感动着中国,

是他们让中国有了颜色,是他们让中国有了温度,劳动不分贵贱,谁都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我们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我们热爱我们的岗位,执着我们的信念,因为我们相信,劳动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梦、劳动美,美在汗水,美在奉献。

多少个白天,我们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了救治生命争分夺秒;多少个夜晚,我们在病床旁抗拒着死神的肆虐,用真情唤起生命的阳光。我们将时间都给了病人,给了工作,我们也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我们的孩子却成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我亏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了,产假结束后,儿子就交给了年迈的婆婆,孩子会爬了,会走了,会唱儿歌了……他的每一个成长,都跟我无关。有时候我们以为到了极限,但责任、善良、使命、让我们始终前行在路上……

“一朝得子喜又忧,二斤幼童体质柔,三生有幸遇名医,新生儿科美名留。”这是一位早产儿的父亲写给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他的孩子在保温箱中度过了六十多个日日夜夜,

这是监护室收治的第一例极低体重儿,他的妈妈是个高龄产妇,很难再有宝宝了。宝宝出生时不到28周,体重仅一斤四两,出生没多久就出现严重的出血,宝宝的爸爸拽着医生的手,含着泪恳求一定要救救他的孩子,

早产的孩子本来就弱小,何况是这样的孩子,生还的希望更是渺茫,但是科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的想法,既然来到这个世界,那就是一条生命,他们要创造这个奇迹,

宝宝心率降到了50次,快,心脏按压、清理呼吸道、连接呼吸机、建立静脉通路……

所有的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中间谁也没有说过放弃,按压累了,换个人接着按压,

终于,心率在回升,“68—98--120”活了,活了,她们欢呼着!这个小奇迹就这样被她们从死神的手中夺回,

那天之后,每一位护士就像妈妈一样守护着他,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孩子是我生的,但却是你们给养的,你们也是他的妈妈们啊!听到这样的话,她们落泪了,她们的梦想不是白衣束腰,患者的一句谢谢,那才是她们梦想的实现。   

中国梦、劳动美,美在拼搏,美在奋斗,

兖州区人民医院经历一次次的变革,在风雨中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互联网+医疗健康真正实现信息惠民

一站式产科门诊,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实行规范性建设,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这所有的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几代兖医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我们坚信梦想是要用勤劳的双手去铸造,用踏实的双腿去追逐。

是劳动者怀着牢记使命的初心,创造了一项项成就,一个个奇迹,让我们的祖国迈向了复兴之路,

我爱你,我亲爱的祖国,我们要用劳动编织梦想,因为我们相信

中国梦,劳动美。

(该文章为职工居莹莹、侯慧莉在兖州区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选拔赛上的演讲稿,并在决赛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