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温暖同在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8.03.16
户外,数九寒天,气温已达零下。而此时的儿科二区健康教育座谈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不仅温暖了病房里的大朋友小朋友,同时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讨论紧紧围绕“如何为病人提供有温度的照护”展开,大家通过自己参加工作以来遇到的触动心灵的几件小事,结合日常护理工作的体会及感悟,纷纷畅所欲言。
“90后”护士焦灿是科室里年级最小的一位。虽然还没有过“为人母”的切身经历,可是她对于孩子的爱却是发自肺腑的,这源于她在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段经历。她说,自己遇到过一位患儿妈妈,平日里,那是一位略略有些挑剔的妈妈,对护士各种日常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都要求很高。但是,仅仅是因为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她为孩子轻轻拉好了被子,又随手关闭了床头的小夜灯,这位妈妈连声道谢。在孩子出院的当天,还特意来向自己告别,并且再一次的表示感谢。焦灿说,你对患者的一点点温度,都可以温暖她的一辈子。
“80后”护士李秀芳是医院的优秀青年护士代表,曾经多次获得过“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的称号。而此时,她的身份却是“患者家属”。对于“温度”,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她说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的老公在住院期间,因为需要手术,术前一晚非常紧张。这时,夜班护士非常敏锐的注意到其情绪的变化,适时对其进行了情绪上的安抚。虽然仅是几句简单的鼓励,却马上缓解了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李秀芳说:温度就是多说一句,再多说一句。只要你用心去说,患者也会用心去聆听。
年轻护士薛莉平刚刚结束产假,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她也有自己的感悟。她说: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确实无法理解那些情绪失控的家长,感觉他们是那样的难以沟通。可自从自己有了宝宝,做了妈妈,便恨不能把全世界都拿来给她。于是,她也就一下子读懂了那些吵闹和抱怨里都是对孩子的爱啊。所以,最有温度的照护,其实就是我们无私的爱。
“70后”护士长常杰,是科室护龄最长,也是年资最高的护士。20余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参加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抢救,也目睹过无数次的生离死别。光阴就在日复一日的繁琐而平淡的工作中流逝,青丝变白发。她对于“温度”的感悟,是所有人中最深刻的。她说:20年前,一个患者把热乎乎的鸡蛋塞到自己手里,那时的温度,她记了一辈子。她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热乎乎的温度,一直传下去,手把手的传下去,传给年轻的护士,传给更多的护士。
天色渐晚,讨论接近尾声。可是,这场讨论的余温,却将永远持续下去,去帮助我们温暖更多的人,去给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春的气息,春的希望,春的温度。
(儿科二区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