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坦诚相待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6.09.19

坦诚是指不隐瞒、不修饰本相与人、与己、与天地坦诚相见。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交往如果不能维持医患双方心理平衡,势必造成关系裂痕。当心理处不平衡状态时,就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调整。在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程度与日俱增,我们更要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患者是依照自己的感受表述看待疾病问题;而医生是按照疾病规律和诊治原则去认识和处理疾病问题。病人看病要求诊断无误,疾病痊愈,有些绝对化;医生治病则要尽量搞清诊断,尽力改善结果,有些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去跟患者坦诚相待、真诚沟通。

“医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就是关爱。”医患沟通是否有质量还得看医患双方是否在用心。换句话说就是医患彼此尊重、坦诚。尊重和坦诚是医患关系的基石,病人是医生的老师,医生是病人的守护者。医患交流并不是简单地说话,而是要用心去跟患者坦诚相待、真诚沟通。坦诚不仅关乎医患和谐,还是疾病诊治科学性、可靠性的一个保证。

“医术,乃仁术也;医者父母心”。坦诚沟通彼此互信,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谈者。医生对病人不可颐指气使,不可鄙薄轻慢,耐心听对方的意见、诉说,这是平等,也是尊重的体现。医生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医学问题,使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医生必须有足够的信息、明确的诊治、坦诚的交流和真切的理解。医生也要考虑、接受患者的意愿和要求。医生与病人彼此坦诚相待,对抗病魔。

坦诚之心诚可贵,如果医患之间丧失了坦诚、缺失了互信,总是用怀疑的眼光去对待,那么就丧失了共同相处和合作的基础。坦诚待人是值得信赖的心灵之桥,只要有一颗开放的心,坦诚地面对彼此,就能够互相理解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

 

(乳甲外科 李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