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随想
栏目:精神文明建设
日期:2011.11.19
两天的学术会结束了。真是又忙又累的两天,忙着挑场次,忙着听讲座,感觉过得很快。今年的全国麻醉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全国各地麻醉界的人来了很多,大约4-5千人吧,虽然山东大厦很大,可是也还是感到空间拥挤,在大厅里能听到各地语言的交谈,很热烈。这次会议的口号是醉在济南,呵呵,全国的麻醉界人士聚集在济南,把济南也麻醉了吧!
确是国家级会议水平,感到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知识的增长,或许在不经意处,只是教授的一句一带而过的话,就可以为你解释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毕竟是全国知名医院,遇到的问题,疑难杂症更多吧,其实也是医疗环境好,也更有机会,相对来说更得心应手一点,能接触到更前位、更新的知识和技术。我们都是医生,一生都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否则就会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会议议题很多,聘请了很多国内外麻醉界的知名教授讲课,讲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麻醉的前沿技术,怎样更安全有效地完成每台手术的麻醉。特别喜欢薛张刚教授主持的特殊疑难病例分析,他总是能从病例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在一个病例分析后,他从症状,体征,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出现的状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究其根底,互动热烈,然后还举一反三,联系日常工作,说到一些麻醉工作中,一些习惯性的不合适的用药及麻醉处理方式,很好的点评,甚至比演讲的课题更精彩,更出色,更到位,相辅相成,真的是点睛之笔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病人的临床表现!
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掌声不断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正是授业解惑也,更新了不少知识。国外的教授也很有特色,他们风趣的讲解,清晰的思路,举重若轻的状态,常使我们会不自禁地给予掌声和微笑,从中了解了很多国外的麻醉技术的进展和工作方式,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都是那么的健谈与平和,总是感觉时间不太够用,他们讲课的时候,几乎总是超出了预定的时间,意犹未尽啊!开会时总是感到很可惜,只能挑几场听,因为14 个分会场同时讲课,无法分身,会场里经常人满为患,没有插脚的空,几乎都是站着听的,还得不时地拍照和记笔记,真的是又累又充实的两天!
(供稿:麻醉科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