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言,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栏目:医患心连心
日期:2018.04.14
“张大夫,我要送你一份礼物。”
在呼吸内科病区,听了38床患者赵大爷的话,医生张难难想着该如何婉拒,“不能收患者的东西啊。”
但眼前的礼物却有点特殊,笑呵呵的寿星佬,几个娃娃捧着寿桃,还有悬壶、杏林、如意,手到病除、妙手回春……这是77岁的赵大爷在病床前用45分钟亲手绘制的画作,题字“赠张大夫难难学术越古”。
“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礼物,特别感动,老人还一一给我讲解了画中的内涵。感觉我们只是做了很小的事情,却得到患者这么高的评价。”
张难难记得3月26日第一次见到老人时的情形,“当时我上夜班,急诊紧急收入院一位患者,情况比较严重。家属说,患者咳嗽,在家中咯血咯出一小痰盂的鲜红液体。询问病史老人还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多年,心肺功能差。”
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复杂的病情让张难难也感到有些棘手。经过科室讨论及病情综合分析,张难难为老人制定好治疗方案。
控制血压,增强心肺功能,对症止血消除肺部炎症,尤其要关注患者心理的疏导调节。“老人平素是个乐天派,但因为突然咯血,导致精神紧张、焦虑,血压也居高不下,最高时高压达到180,血压控制不稳,对于咯血状况的改善也难以有效进行。”张难难决定,要先降低老人对治愈效果的期望值,“从一下子好起来到一点点好起来,多与老人沟通,纾解他心理的焦虑,积极的配合治疗。”
每天查房,张难难都会与老人聊一聊,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每一步的病情改善,老人都看在眼里;医务人员说的每句话,也都记在心里,能够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治疗。“入院第三天,老人的血压稳定在140/80mmhg,咯血的量也逐渐减少,白天已经不再咳嗽,但在午夜睡醒一觉后还会出现轻微的咯血。我值夜班时专门到老人床旁观察,调整用药,夜间咯血的情况也得到改善。”
4月6日,老人顺利出院。3天后,张难难打电话回访老人康复情况,电话里赵大爷一下子就听出了她的声音。“张大夫,我很好,一切都很好。”
这是张难难最愿意听到患者说的话。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