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4.12.06

近日,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运用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心腔内超声(ICE)技术,成功为3例房颤患者实施心腔内超声技术(ICE)指导下“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均已康复出院。

【新技术】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1.jpg

此前,医院电生理团队已成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典型房扑”患者实施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因“房颤”射频消融需通过房间隔穿刺进入左心房,以往房间隔穿刺需在X线透视下完成,因此房颤射频消融难以实现零射线。现今,电生理团队采用国内外最新的心腔内超声技术,借助三维系统和ICE的完美结合,完成房间隔穿刺、左心房建模指导压力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全程在ICE监护引导下进行,并应用ICE全程检测心包,手术全程极低射线甚至零射线,做到真正的安全“绿色电生理”。

ICE是近几年国际心内介入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就像医生放置在心腔内的一双“眼睛”,可以实时地、直观地看到心腔内的结构。该技术不仅应用在房颤射频手术中,对室性心律失常、房间隔封堵、左心耳封堵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无误”。且ICE导管是通过血管入路进入心腔,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同时运用ICE辅助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显著减少术中X线的使用,甚至做到完全“零射线”下射频消融。

【新技术】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2.jpg

该类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领域又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科室电生理专业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一些在传统手术中极需避免射线的患者,如造影剂过敏、孕产妇、幼儿、青少年等带来了福音。ICE技术的临床应用,将为兖州及周边地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治疗手段。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