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一步,让癌止步

消化内科再次完成一例食管憩内早癌内镜下切除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4.10.26

一位74岁的老年男患,因胸骨后疼痛伴反酸2月余来到济宁三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建议其进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的食管中段粘膜局部充血发红,NBI观察呈茶褐色改变,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随后,消化内科主任渠海洋博士为其实施精查内镜检查,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多种手段仔细观察病变大体形态、边界、表面微结构等,考虑此病人为食管早癌。但此病人食管中段有一较大憩室,病变一部分长在憩室内,患者诊断为食管早癌合并憩室内早癌。

患者入院后,渠海洋主任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决定为患者实施食管ESD手术。完整切除病变,必须切除部分憩室内粘膜,但憩室壁菲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术中穿孔风险,手术难度较一般的食管ESD手术难度明显增加。手术由渠主任主刀,疼痛科、内镜室团队娴熟配合。通过内镜下的精细操作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术后病理结果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水平切缘和垂直切缘均为阴性,实现了治愈性切除。由于ESD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一周后便康复出院。

提早一步,让癌止步——消化内科再次完成一例食管憩内早癌内镜下切除术1.jpg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性命、幸福一个家庭”,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作为内镜医生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常规开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日臻成熟的ESD技术为济宁地区广大消化道早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渠海洋介绍,ESD是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是适用于消化道粘膜下肿物、消化道早期癌、巨大息肉包括侧向发育型肿瘤等消化道病变的一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通过ESD手术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微创根治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目的。相比传统外科手术而言,ESD具有不开刀、不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更关键的是,ESD避免了患者外科手术和器官切除的痛苦,也能够更好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ESD技术发展成熟,已成为国际国内切除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首选手段。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