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上的生死时速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4.02.04
近日,一场“生死时速”在济宁第三人民医院上演,内科门诊候诊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急诊门诊、门诊部及心血管内科,多科室紧密协作,接力抢救,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2月3日下午13:44分许,济宁第三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内,医护人员井然忙碌,患者有序候诊。突然,有位患者在座位上突发意识丧失,瘫倒在座,家属发现后立即呼喊医护人员,心内科门诊医师刘博、护士王怀敏第一时间冲到患者身边,立即查看患者情况,发现他已意识丧失,无颈动脉脉搏,即刻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呼叫急诊科。13:48分许,急诊医护人员抢救团队钟永庆、李茹梦、范国锋携带抢救设备到达内科门诊,分工明确进行接替抢救。患者出现室颤,救治团队立即给予电除颤,并静推肾上腺素,同时在一刻不停地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下,由心内科医师陪同将患者紧急转运至急诊抢救室。
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家属紧急呼救
心内科门诊医师刘博紧急施救
急诊抢救团队到达现场共同施救并转移患者至抢救室
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急救“按钮”,快速有序进入“战斗”状态。患者被送达抢救室后心电监护再次提示室颤,急诊科易宪锋医师现场组织抢救,紧急给予电除颤、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持续胸外按压、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追问患者家属得知,患者因半小时前自感胸痛不适,家人携带至医院就诊,在门诊等待期间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根据家属叙述情况考虑患者心源性猝死可能性大,易宪锋医师指导及时应用各类抢救药物。经过急诊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抢救,患者大动脉搏动恢复,意识转清,经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强心升压药物支持下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图片截取自视频监控镜头
考虑患者猝死风险极高,向家属交代病情及风险后,家属同意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手术。为保证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急诊医护人员迅速制订详细的预案,由张文海医师、张翠翠、范国峰护士组成临时转运团队,路途携带除颤做监护仪、输液泵等装置,陪同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后安全转运至导管室进行急诊PCI手术。术中显示患者左前降支血管闭塞,术中植入药物支架一枚,效果满意。
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与积极性,并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操作。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正在心脏监护病房中持续治疗。
急诊医学科主任孙鹏飞介绍,心血管性疾病在急诊属于高危病种,患病率高,群体年龄跨度大,在寒冷及季节交替发作时多为急危重症。近年来,经常有报道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等事件,能抢救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尤其早期生命体征的识别及“黄金四分钟”的有效按压尤为重要。此例中的患者由于在医院发病,医院各个医疗团队到位迅速,抢救得当,多个科室争分夺秒密切配合,最终创造了“生命奇迹”。
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济宁第三人民医院始终秉承“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365天×24小时” 全天候服务模式救治急性胸痛患者,全力以赴保障胸痛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抢救治疗。
(急诊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