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 多措并举服务患者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3.11.30
近期,随着以流感为主,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到来,我院呼吸内科、儿科门诊接诊数量直线上升,为满足就诊需求,医院门诊多措并举,充分调配、优化院内医疗资源,积极应对就诊高峰,尽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呼吸门诊、儿科门诊开放备用诊室,门诊实时监控候诊人员数量,机动调配医护人员,增设机动诊室及窗口,并按需延长医疗服务时间;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确保24小时来院的患儿都能得到及时诊疗;为急危重患儿提供入院“绿色通道”;积极落实院感防控措施,严格诊区环境消杀,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同时加强药品供应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为保证检查结果及时出具,同时让患者少等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医技科室不断优化科室排班,动态调配人员,实行了门诊、住院患者错时分流,在门诊开诊前,医技科室提早上班,全力保障门诊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同时检验、放射、CT、超声等检查项目实行24小时服务,磁共振也为群众服务到夜晚10点,全力保证患者当天完成检查。
● 流感是什么?表现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流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症状,如果持续发烧,特别是高烧不退,伴有咽喉干痛、咳嗽和眼结膜充血者,就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普通感冒则以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鼻咽部症状为主。
流感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5天退烧,咳嗽、乏力的需要1-2周恢复。流感起病急、易传染,但在临床上,只有部分重症病例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多数流感患者只表现为轻症。
● 哪些重点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有5类人群容易发展成重症流感: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的患者;肥胖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这些人有感冒症状后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发高烧就应积极就诊筛查流感。因为一旦延误,就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 流感来袭,如何科学预防?
在流感多发季,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良好和环境清洁,做好可疑流感患者的隔离,是避免感染流感的有效方法。
1.网上预约 错峰就诊
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需要就诊的科室和时间段,既可以减少就诊等待时间,也可以错峰就医,避免交叉感染。预约咨询电话:0537-3815555。
2.全程规范 佩戴口罩
进入医院,无特殊情况,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摘脱口罩,如口罩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保持距离 避免聚集
在就医过程中,尽量与其他就诊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
4.注意双手 及时洗手
就医环节中,触摸门把手、自助机、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
5.咳嗽礼节 时刻保持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手肘部衣物遮住口鼻。如来不及已用双手捂住口鼻,则应及时洗手,纸巾要及时丢进垃圾桶。
6.积极配合 加快流程
就医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院的测温和信息登记等工作,加快就医流程,减少在医院就诊时间和提升病史采集效能。
7.就诊完毕 注意卫生
就医结束后,回家后应脱摘口罩、规范洗手,建议选择一次性纸巾擦手。加强室内开窗通风和清洁卫生,空调温度适宜,保证充足睡眠和充分营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