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脊柱内镜下高髂嵴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摘除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3.09.28

近日,济宁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功为一位“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完成“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我院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团队遵循“精准施治,精益求精”的治疗原则,在脊柱内镜技术方面不断进取,通过脊柱微创内镜手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借助术前精准诊断定位完成精准治疗。

患者张先生(化名),男,51岁,半年前出现腰痛,逐渐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右下肢以臀部及小腿疼痛剧烈,难以长时间站立行走,曾在周边多家医院求治,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得知我院开办“孙建民教授名医工作室”,专程来我院名医门诊就诊。孙建民教授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后,经过系统的专科检查评估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并指导下一步诊疗方案。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1.jpg

  术前X片(高髂嵴)              术前MRI(极外侧型突出)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2.jpg

孙建民教授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诊疗经过并仔细查体

按照孙教授提供的诊疗方案,考虑到患者有多次治疗经过,为保证治疗效果,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脊柱外科微创团队决定先行病变部位穿刺诱发实验并行封闭治疗,封闭后下肢症状缓解效果满意,后在局部麻醉下行侧入路脊柱内镜微创手术。因患者属于高髂嵴并伴有内聚,在应用侧方入路椎间孔镜进行高髂嵴的L5/S1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时,高髂嵴对侧方入路的穿刺有一定的阻挡。髂嵴较高尤其是同时伴有横突肥大的患者,用侧方入路椎间孔镜进行L5/S1突出椎间盘切除的时候,由于髂嵴和横突的阻挡,给经椎间孔入路的穿刺过程带来困难。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3.jpg

穿刺诱发及封闭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4.jpg

工作通道置入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团队经过术前路线规划设计并结合术中成形技术,克服宽大横突和高髂嵴的阻挡来置入通道,局麻下完成内镜手术,术后患者腰痛及右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5.jpg

患者与医护人员合影并赠送锦旗

脊柱外科主任孙健介绍,椎间孔镜技术是一套配有光源、成像、通道的孔镜系统,在内窥镜直视下可清楚的看到突出间盘组织和受压的神经,可以在孔镜的监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从根本上解除压迫。手术过程创伤小,多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术中清醒。其皮肤切口仅1cm左右,出血不到10ml,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微创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的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疗法,基本实现术后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老年人群也适宜。

脊柱外科成功完成6.jpg

(脊柱外科)

科 室 简 介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在原骨科中心基础上独立建科,是医院骨科中心的新兴科室。科室以脊柱外科为专业方向,以脊柱微创为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室脊柱外科业务范围已经涵盖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微创、脊柱畸形及肿瘤等多个方面,对于治疗颈椎疾病及胸腰椎疾病导致的颈肩腰腿痛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其中脊柱微创技术居济宁市先进水平。

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6名及各级护理人员11名。设有脊柱外科专家门诊、颈肩腰腿痛门诊、骨质疏松门诊等;脊柱外科病区位于2号住院楼6层西区,目前拥有固定病床44张,建科以来开展的包括颈椎外科、腰椎外科及脊柱微创等各类高难度脊柱手术已经超过4,000余例。现年均开展各类脊柱外科手术900余台次,年均脊柱疾病门诊量超过15000余人次。

科室在微创脊柱外科方面开展了目前主流的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如经皮靶点射频髓核消融技术、椎间孔镜(PELD)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内镜)技术、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经皮微创骨水泥成形技术、微创通道下或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实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等腰椎疾病的阶梯微创治疗方案。

科室秉承严谨、务实、求精、创新的学科精神,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使科室技术水平在济宁市脊柱外科同行中始终保持前列,科室与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山大二院等建立了良好的业务联系,并通过“孙建民教授名医工作室”的建设不断提高科室实力,全科人员锐意进取,通力合作,将以一流的技术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