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3.01.16

近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呼吸门诊等就诊人次骤增,医院出现就诊和住院高峰。面对异常严峻的新形势新任务,为保障患者的医疗救治,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做出部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全院所有人员努力克服困难,统筹调配医疗资源,集中全院力量,整合医疗资源,调整诊疗模式,举全院之力快速实现从“防感染”到“防死亡”“防重症”的转变,全力保障民众就医需求。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1.jpg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2.jpg

统筹调配,加快患者分流

随着就诊人次的增加,急危重症患者数量也在增加,急诊每日接诊患者人数最高在400人以上。为进一步保障危急重症等重点人群患者救治,避免出现因就诊患者增加,导致等待时间过长问题,医院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并制定应急预案。急诊科主任孙鹏飞介绍,急诊24小时开放,当就诊患者数量增加时,通过加开备用诊室、增加接诊医师数量等,快速分流患者,做好抢救、治疗、观察、收入院等病人分流工作,进行分类收治。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3.jpg

全院“一盘棋”,床位统一调配

为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解决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医院对全院床位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打破学科、科室和病区单元界限,统筹调配医务人员,合理利用设备、空间等医疗资源。住院服务中心根据床位统一调配进行安排需要住院的患者尽快入院。急诊、呼吸内科、发热门诊等相关科室收治的患者,经入院服务中心协调可收至全院任一病区,科室无条件接收患者,做到“应收尽治”。此外,医院扩充增加普通床位400余张,确保符合住院标准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4.jpg

综合协调资源,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医院在现有ICU张床位基础上,为保障医疗救治能启用急诊楼三层为ICU扩充病房,改造监护病床53张,配备配齐监护病床、空气消毒机、仪器吊塔、层流新风系统等基本设备设施,监护仪、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类设备,床旁彩超、心电图机、透析机等医疗救治类设备,按照快速分流、分类救治的原则,对急诊收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快速救治,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对于符合转出条件的患者,积极协调转出,各科室必须无条件接收。

抢救重症患者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俯卧位通气、血液净化、床旁超声检查、深静脉穿刺置管、吸氧、吸痰、输血、输液……,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最困难的时候,重症监护室出现多名护士同时发烧,但是她们轻伤不下火线,轮番上阵、昼夜坚守,忙而有序的开展救治工作。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5.jpg

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院多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学习,尽快熟悉诊疗标准,严格按照诊疗指南要求落实执行。同时成立了由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救治专家组,并制定了相应的会诊要求及流程。对于诊断或治疗困难的重症患者,及时邀请院内专家会诊,尽快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使患者尽快获得安全合理的治疗,保障患者安全。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6.jpg

各部门、科室相互配合,全方位保障临床工作

医院建立“院前-急诊-院内各科室”联动机制,院领导24小时在岗值守,职能部门靠前协调,各相关部门及科室第一时间协调急诊危重症患者收住院治疗,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近期,影像检查患者急救增加,登记室前排起了长龙,每日影像检查人次达到900余人。医学影像科严格落实医院关于新冠肺炎感染救治的要求,4台 CT、2台磁共振火力全开,科室统筹规划,改进检查流程,及时调配人员,保证报告及时准确发出,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医学装备处积极协调医疗救治设备,全院调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物流中心、药剂科人员统筹安排,协调采购处理各类药品的配送等工作。后勤处配合做好床位配送,全力保障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7.jpg

全院职工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日夜奋战

在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每位医务人员、每个科室、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在用勇气、无畏、意志进行坚守,面对艰难,大家迎难而上,不怕艰辛,全力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医院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统筹医护力量,建立梯队调配制度,各科室弹性排班,机动调整各岗位班次,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全力以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星哥,我好多了,你明天排班吧!”“今天状态好多了,只要不热就行,排我上班吧!” “我下午就回去,需要我上,我随时!”……这是急诊门诊护士们发给护士长王金星的微信。提起他的护理团队,王金星总是既充满自豪又满满的心疼,言语间除了感动就是感谢。“张颖周孕期,我让她多休几天,但是她稍有好转就忍着孕吐,立刻来上班了。郑涛刚做完颈椎手术一个月,媳妇被派去方舱了,母亲身体又不好还带着个孩子,看科里人手实在紧缺,也主动申请提前上班了。齐亚男、齐晓丹、张翠翠上大夜集体发烧,但是上完大夜,又都接着上了一个小夜……”

呼吸内科谌露忍着咽痛、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的不适,坚持上完夜班。“这个夜班上到生理极限,血压骤然升高,这应该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真实状态。”嘶哑的嗓音透露出身体的状态。该科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甘甜医师,剧烈头疼、呕吐到虚脱,仍拒绝休息,带病坚持工作!……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恒,从疫情高发期以来,24小时坚守科室,十多天没有回过家,累了就在值班室躺一会,一有重症抢救,随叫随到。令他欣慰的是,经过精心治疗,多名患者病情好转,转出重症医学科或出院。他的妻子、母亲也都在一线,家中五岁孩子由老父亲照顾……

为了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在医院的倡议下,33名在非临床岗位工作的护理人员积极回归临床,支援临床护理工作,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紧缺问题,全力保障临床科室需求,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多措并举,守牢百姓健康“生命之门”,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8.jpg

面对新的疫情形势,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积极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党政办 医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