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2.05.09

中午12:36,正吃着饭,肿瘤血液科主任吕杰突然接到患者李姐老伴的电话。电话那边着急不已:“老李又出血了,跟水龙头里放水一样,现在都不敢从坐便器上起身了。”

“赶快拨打120,马上到医院来。”听到李姐老伴的描述,吕杰自觉大事不好。李姐是直肠癌晚期,发病时就有肺、肝转移,而且直肠病灶已经向周期浸润,无法手术切除。经过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李姐已经生活了2年多,一直挺好。现在突然出现便血,量还不少,情况想来有些不乐观。

吕杰立刻与科室对接,在岗人员立即行动起来,铺床、加一次性中单、心电监测、吸氧……一一准备妥当。打完电话后15分钟,急救车就把患者送到了病房。虽然患者的核酸结果没有出来,但根据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暂时将患者安置在“缓冲病房”。

因为失血量较多,患者面色苍白,虽然血压还算正常,但心率已经加快,这是休克前的表现。主管大夫张慧梅立即下达补液、止血、备血的医嘱,并请肛肠科协助止血治疗。肛肠外科张跃医生很快前来会诊,通过指检给出建议,“患者出血量大,根本摸不到出血的地方。赶快输血吧!”

下午1:30,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肢端湿冷,血压下降到70/35mmHg,存在失血性休克。护士长赵兴芬经验丰富,当机立断,立即为患者开通3路通道,一路输血,一路补液,一路继续给以止血药物,患者血压逐渐升至90/60mmHg。

虽然血压稳住了,但出血还在继续。科室紧急协商,决定立即为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段,在X光引导下,将导管插到血管破损处进行栓塞,堵住出血的部位。这是一项复杂的操作,不仅要求手术者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血管变异。

患者目前情况紧急,病情危重,手术的风险也大大增高。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患者家属表达了对科室的充分信任。医务人员立即联系导管室,准备药物,推着患者一路小跑赶到导管室。金国栋医师牺牲休息时间,第一时间赶到导管室。

消毒、铺手术巾、麻醉、插管,各项准备工作一气呵成。由于患者的肿瘤很大,供血的血管杂乱无章,要找到出血的那一支实属不易。而如果栓塞血管过多,就可能会造成直肠坏死,所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出血的那一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吕杰顺利找到患者出血的血管,进行微球栓塞,并为患者紧急输血。

血管栓塞后,患者出血很快停止。医务人员把患者推出导管室时,患者已经恢复正常血压,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神志也清晰许多。

惊心动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1.jpg

(资料图)

陪着患者回到病房,吕杰才感觉到自己的衣服都已湿透了,两条腿也酸痛不已。但正是得益于她和整个团队的争分夺秒,与时间竞速赛跑,及时有效处置了患者的急危病情,才从死神手里抢回了患者的生命!

(肿瘤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