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兖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唯坚唯新,勇闯“禁区”播撒希望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1.12.28
大脑——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结构复杂、分区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脑部疾病来势普遍凶猛,如果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后果亦是不可想象。带着挑战,带着期盼,兖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立了以颅脑损伤为基础,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疾病治疗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他们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奋战在大脑的“层峦叠嶂”中,消除患者脑内病变,用精湛医术守护患者的生命中枢。
微创治疗
解动脉瘤出血“难题”
“大脑是人的‘中枢司令部’,也是最为精细和神秘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都可能非常凶险,因此在大脑神经‘动刀子’需要高超而精细的手上功夫。”兖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目纲表示,大脑一旦受损将会出现肢体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何以最小的创伤收获最大的治疗效果始终是科室的不懈追求。
随着材料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神经外科的手术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微创介入手术便是该院神经外科持续探索的更安全、更便捷的治疗方式。
今年52岁的刘阿姨头晕头痛一周有余,已严重影响到睡眠和工作。在兖州区人民医院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其为左侧小脑前下动脉瘤,且行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危急。“脑动脉瘤并非实体瘤,而是颅脑内动脉血管壁上局部隆起形成的与血管相通的一个囊状凸起,就像‘气球’随时都有可能破裂,致死致残率高。”王目纲说。颅内动脉瘤一般有两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即开颅动脉瘤夹闭及经导管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情况,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王目纲决定采取风险低、恢复快的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顺利康复出院。据了解,此类手术多在大型三级医院才能开展。
自1999年建科以来,兖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颅脑先天畸形及脊柱脊髓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上拥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科室已正式迈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颅底神经外科技术突破了颅底一些以前不能问津的手术“禁区”。目前,科室除开展神经外科所有常见疾病的诊治外,还可开展显微神经外科领域绝大部分手术,尤其在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及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上,走在了济宁市县级医院前列。
钻研创新
做与时俱进的医者
神经外科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医护团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技术,才能跟得上不同患者的治疗模式。“颅内神经和血管结构复杂,为减少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科室人员苦练基本功,为更快地引进新技术、增强软实力奠定了基础。”王目纲表示,另一方面科室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人员的诊疗能力,通过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更新观念,紧跟专业前沿。同时定期进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在夯实医生诊疗基础的同时,加深年轻医师对疑难病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有了技术一流的专家团队,还要有一流的设备。为保障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高水准、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科室拥有德国进口的Drager全自动中心监护仪、瑞士拉菲尔呼吸机、降温毯、冰帽、脑功能治疗仪及法国产颅压监护仪等先进监护抢救治疗及康复设备;还拥有德国产蔡司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多功能神经外科头架,配有美国美顿力动力开颅系统及成套显微开颅器械等。高端设备的加持,为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服务。
在注重学科建设均衡发展的同时,兖州区人民医院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学科细分,提升医疗技术层级。对此,该院神经外科也进行了亚专科细分,成立脑功能小组、脑血管小组、脑损伤小组和脑肿瘤小组等4个亚专业组,涉及神经外科多数病种。“专攻一项,可以使技术细而精。”在王目纲看来,专科的精细化发展为医疗技术提升创造了机遇,今后科室将会向精准微创医学发展,进一步增加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实现治疗的最大有效性和副作用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