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仅有胶囊大小,92岁老人重获“心”生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1.07.27
近日,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位92岁患者开展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将一枚胶囊大小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通过微创方式植入患者体内,标志着该院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十几年的老毛病了,也去过外地不少大医院,但没想到最后在家门口给治好了!”术后,92岁的患者李爷爷对兖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据了解,李爷爷是一位离休干部,患有糖尿病、贫血等多种慢性病,十几年前,他就出现了心率过缓的病症,但考虑到年纪较大,一直采取着保守治疗的方式。由于其心衰逐渐加重,甚至还出现多次晕倒的情况,近日李爷爷又突然失去了正常行走能力,家人赶紧带他来到兖州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经检查,患者患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多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兖州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建坦言,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植入需进行开胸手术,恢复时间长,对年迈的患者来说风险较大。科室专家团队在经过严密的病例分析后,决定通过微创方式为其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该起搏器重量仅2克,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小93%,同时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且能够确保在患者心脏停止搏动或搏动较慢时启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资料图)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最终同意了该方案。在医院特聘专家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团队密切配合,仅用30分钟时间,便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到李爷爷心脏中,经过短期的恢复,患者很快回归了正常的生活,既往多次黑矒、晕厥的症状均未再发生。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区域内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领域空白,更为广大需要进行起搏器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选择。
杨建表示,今年来,在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侯磊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协作下,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冠脉介入、电生理及射频消融、心力衰竭的诊治的业务水平均有提升,并开展了心脏康复治疗、冠脉血流储备(FFR)测定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医院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也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