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快速康复,助力百岁人生!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1.06.11
6月9日,在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的96岁的李奶奶顺利出院。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使老人重新站了起来,消除了长期卧床褥疮、肺炎等并发症,而且刷新了医院实施椎体成形手术患者年龄的最高记录。
6月3日,李奶奶因“胸背部剧烈疼痛伴活动受限10天”来院治疗。据家属介绍,来院之前老人曾行保守对症治疗,但卧床休息后胸背部疼痛未见缓解,接下来的两天里,疼痛感愈来愈重,无法正常下床行走。于是,家人把李奶奶送至我院脊柱外科就诊寻求治疗。
科室医生接诊后高度重视,认真为老人查体,详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和病情,胸椎正侧位X光、CT及磁共振检查显示:胸8椎体压缩骨折。结合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资料,李奶奶被确诊为“胸8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
科室医生分析老人病情
尽管高龄老人手术风险大,但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也是致命的。经过医疗团队反复讨论分析,决定为老人实施手术。但是在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时,家人听说要用“水泥”给老人做手术,既吃惊又担心。
科室医生耐心进行了解释,脊柱外科早就已经开展“骨水泥”灌注微创(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椎骨折和骨髓瘤等多种疾病了。微创手术只需要在老人腰背部打个小眼,把新材料“骨水泥”准确注入骨折部位而不需要按传统方法切开做“大手术”,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来还担心老人承受不了开刀大手术的家属们彻底放心了,欣然同意。
“患者96岁高龄,术前胸椎磁共振提示胸8椎体压缩骨折,骨折椎体位置较高;老人平时有明显的驼背畸形和骨质疏松,椎体影像显示不佳;同时又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孙健主任对李奶奶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
孙健为患者实施手术
微创手术切口仅0.3cm
为保证手术安全,术前手术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和俯卧位,术中与手术室密切配合,经过30分钟紧张有序的操作,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微创椎体成形术。
术后老人胸背部疼痛症状当即缓解,并露出久违的笑容。在脊柱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老人术后第二天便已独立下地行走并顺利出院。
科室医护人员与老人合影
孙健介绍,老年性脊柱压缩骨折以剧烈胸腰背痛为主要表现,其治疗分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约3个月左右,需要佩戴支具,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其最大的缺点为症状缓解慢、长期卧床后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褥疮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脊柱外科领域一种非常成熟的微创手术,该技术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向病变椎体内置入穿刺针,然后向病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增强椎体强度,重建脊柱稳定性,达到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功能的目的,适合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治疗,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早期下地等优点。”孙健介绍,科室已成功开展微创椎体成形术近千例,为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