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成功开展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0.12.30
近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二科成功为一名右侧颈内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患者实施了动脉近端狭窄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狭窄血管恢复通畅,右侧颈内动脉恢复正向血流。这是我院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首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64岁的张先生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3月”来院就诊,主管医师齐登斌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约90%”。
“8月27日,患者因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脱落,栓子堵塞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岛叶、颞叶、额叶及顶叶,导致右侧急性脑梗死,造成患者左侧肢体乏力、麻木。” 齐登斌分析发病原因,本次住院通过脑血管造影明确了责任病灶、责任血管。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为“犯罪血管”,需行神经介入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齐登斌主治医师在济医附院神经内科张俊湖副主任医师指导下,成功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实施了支架植入,手术顺利,标志着神经内科逐步掌握了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常规操作。
神经内科二病区戴红波主任介绍,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为:斑块增大导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临床上,目前主要是通过颈动脉彩超或者脑血管造影来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进行测定,来对斑块进行评价,判断行危险性。
戴红波提醒,以下几种情况均需要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管狭窄超过70%;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管狭窄超过50%;若同侧有溃疡行斑块,并其狭窄超过50%;患者有相关的症状,其程度虽然小于50%,但伴有明显的溃疡行斑块。
“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筛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将支架植入手术作为最有效的解除血管狭窄的有效武器,来挽救更多的脑梗死患者。”戴红波介绍。
(神经内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