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医学科:用心坚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0.08.25
近日,济宁卫健委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济宁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通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医学科被评选为2019年度济宁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医学科:用心坚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有这样一个科室,集中监护、救治着各种重症患者,被誉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这样一群医护人员,他们24小时坚守岗位,一次次将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 在这里,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没有任何人退缩,没有任何人胆怯,抢救随时进行……
“患者生命相托、唯有爱心相奉”,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邱磊如是说。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为抢救病患随时随地战斗
“重症医学科吗?肾内科有一个病人,突发意识障碍,血压下降,请求紧急会诊,协助抢救!”紧急抢救的电话就像警报,患者生命安全是最紧急命令,重症医学科当日值班医生付金涛放下电话,立即奔向肾内科。
“患者全身青紫,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未触及,心电监测显示心率为0,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无法测到,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患者病情危急,医护人员轮流心肺复苏,保证心肺复苏不间断,开放多路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完成血液检测。
心肺复苏持续约10分钟后,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付金涛立即组织床旁除颤,2次除颤后患者仍无自主心跳,继续胸外按压及球囊辅助呼吸。15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然而,此时危急并未解除。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患者心电监测显示心率为0,脉搏消失,医护人员再次予以持续心肺复苏、静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经过持续20分钟的抢救,患者自主心跳再次恢复,随后转往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治疗。整个抢救过程持续40多分钟,患者逐渐苏醒,意识恢复,未遗留明显后遗症。经过细心、严密、精致的救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好转,意识清楚,转至普通病房继续相关治疗。
离开重症监护室这天,患者家属紧紧握着付金涛医生的双手,激动的说道:“感谢你们抢救了我的生命,那天抢救结束后我看见你的隔离衣已湿透,要不是你,我老伴恐怕要……”话未完,只见老人已热泪盈眶。
与死神博弈中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快!快救人!”日前,一名20左右的女孩遭遇车祸被送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医学科。“被货车撞倒又遭碾压,面目全非,多个内脏受伤,心跳、呼吸均几近衰竭,患者身上也没有任何证件和财物……”面对这一生命危在旦夕的“三无病人”,邱磊和同事们们没有任何担忧,插管、上监护设备、分部进行手术。三天后,受伤的女孩奇迹般地苏醒了;一个月后,女孩病情趋于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刚满8岁的男孩潼潼在一次外出时,和母亲一同遭遇车祸,身体受伤非常严重。“潼潼刚来的时候病情非常不稳定,胃部多处爆裂伤,脑部、肺部均损伤严重,而且肝胆脾胰腺破裂,心跳和呼吸几乎停止。脑部、肺部、腹部,三处大伤,每一项都足以致命!我们紧急对他实行了单独隔离照料,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谈及当时的情况,邱磊依然记忆犹新,进行过胃肠修补、肝修补等高难度手术后,小潼潼身边一直有医生在陪伴。三天后,奇迹发生了,潼潼的意识开始清醒,十多天后转入普通病房。
“感谢邱磊主任及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我女儿已顺利回归校园,是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去年,一名高二女学生在放学途中被一辆轿车撞飞后又遭大货车碾压,多脏器受伤、大量出血,来到重症医学科时已命悬一线。邱磊和同事们立即展开抢救,心肺复苏、插管、输血……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又组织相关科室展开手术治疗。30多个小时,邱磊没有合眼,一直奋战在抢救一线,正是有了他和同事们的执着,女孩的生命被得以挽救。如今,小女孩已经重返校园。
软硬设施相得益彰 德技兼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这里收治对象主要是严重创伤、大手术后、需要心肺复苏、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邱磊介绍,我们要时刻关注着ICU病房内的每一位患者的心电监护数据、呼吸机的情况。通过监护仪器一经发觉可以及时处理或抢救,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重症医学科病房吊塔均安装有监视系统,可对病人实施24小时监控,不间断提供每位病人生命体征的各项数据。高配的美国GE、西门子等世界高档呼吸机,保证了各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每床配备注射泵及输液泵,保证了病人输液的安全与准确。高端设备给救治提供了保障,救治能力与地市级三甲医院持平。
“入住ICU的患者,都是身体机能、脏器或系统出现异常的重症病人,不少患者甚至已经陷入昏迷状态,随时都可能病情恶化。因此,病房内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抢救任务。”邱磊说,所以医院为重症医学科病房配备了最好的医护人员,他们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耐心和爱心。
在封闭的ICU病房,24小时监护重症病人,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是普通病房的6到8倍,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邱磊说,“生命很脆弱,但是也非常坚强!通过努力,能为患者减轻痛苦,看到他们康复的那一刻,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幸福和成就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