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 为患者撑起健康——脊柱外科成功开展“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0.06.03

近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脊柱外科再次成功为一位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至此脊柱外科已完成多例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脊柱外科在微创内固定领域又取得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拓宽了医院微创手术范畴。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外伤导致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感剧烈,活动受限。按照以往的常规,这种椎体高度丢失50%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只能进行开放性手术重建脊柱稳定性。但是传统脊柱后路手术存在切口大、肌肉剥离多、出血多、后路稳定结构破坏大、康复慢等不足,科室经过认真分析病例后决定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

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脊柱外科技术团队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了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手术在 C形臂透视定位下标记进钉点,手术时间仅用2小时,术后该患者腰背部只留下了41.5cm长的微小切口。目前患者恢复顺利,状态良好。

术前

术后

术后刀口

“经皮微创进行腰椎内固定是脊柱微创外科的一大进展。主要用于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腰骶段有节段不稳需要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脊柱外科主任孙健介绍,此种术式克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诸多缺点,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以最少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

“相对常规外科手术而言,它的优点是皮肤切口仅为1.0-1.5cm左右,手术创伤小,对椎旁肌肉的损伤减小,保护椎旁脊神经及血管,患者术后发生腰背部疼痛及肌肉萎缩的很少。”孙健介绍,该手术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

医护人员与患者合影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脊柱微创手术是脊柱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外科手术追求微创是患者的渴望,也是外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脊柱外科紧跟国内技术潮流,积极开展各类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包括椎间孔镜脊柱外科技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经皮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技术、微创椎间融合技术等,已初步形成以微创技术为特色的专业科室建设,将以更精湛的技术,更温馨的服务,竭力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相关链接:

脊柱外科简介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脊柱外科是以脊柱微创外科治疗为特色的专业技术学科。科室秉承严谨、求实、求精、创新的学科精神,经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性科室,现为济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4名及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护理队伍。科室现拥有美国GE公司C臂、美敦力电动磨钻、德国SPINENDOS椎间孔镜、大博经皮穿刺手术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科室诊疗范围:1、脊柱脊髓损伤:颈椎、胸椎、腰椎等各类新鲜骨折、陈旧性骨折、脊髓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性截瘫患者;2、脊柱退行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3、脊柱畸形:退变性脊柱侧弯等;4、脊柱炎症疾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感染性椎间盘炎等;5、脊柱先天性疾病:先天性斜颈等;7、脊柱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等。

科室业务发展上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积极开展脊柱微创技术。可独立完成颈椎病颈前“皮纹”小切口减压融合固定手术、神经根型颈椎病keyhole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脊柱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等微创手术,其技术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治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科室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也取得了较大成果,科室成员在省市多个脊柱专业学术团体任职,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阿法骨化醇胶囊联合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获济宁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扶持基金。科室人员锐意进取,通力合作,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使科室技术水平在济宁市脊柱外科同行中始终保持前列,为病友更好地提供优质精湛的医疗护理服务。

科室联系电话:34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