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瘤大如山,关爱无极限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0.02.06
腹部隆起像小山,子宫肌瘤重达20余斤……近期,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妇科联合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科室,为患者成功摘除罕见巨大子宫肌瘤,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信心。
妇科医师孙彦第一次见到患者李女士是在一个普通的下午,当时李女士因心慌、胸闷来院急诊科就诊,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一名重身当产的儿媳。
询问病史得知,李女士2年前查体曾发现有较大子宫肌瘤,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但她因家庭琐事将手术一拖再拖。年逾八旬的老父亲无人照顾,唯一的儿子刚刚做完腰椎手术无法下地走路 ,儿媳妇生产在即,这都让李女士无法专注自己的治疗。李女士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啊。可惜事与愿违,迅速增长的肌瘤使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还出现了阴道流血、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李女士偷偷跑去当地医院就诊,但因长时间的阴道流血造成了严重的贫血,刚到医院就出现了意识不清的现象,把手里的物品抛洒一地。闻讯赶来的儿媳妇一边悄悄抹眼泪,一边将李女士火速送到了我院。
了解到患者李女士情况比较特殊,妇科主任张敏、护士长侯慧莉及妇科全体医护人员给予她全方位的关怀,及时协助患者家属联系了护工,解决了李女士的燃眉之急。
李女士躺在病床上,腹部隆起像一座小山,巨大的肌瘤压迫让她无法平卧,呼吸也变得困难。手术是解决李女士病情最好的办法,但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多年来一直药不离身。现在因为长期的阴道流血又导致了严重的贫血以及感染,血常规显示,患者李女士的血红蛋白低至69g/L,白细胞升到了22.04*109/L。因为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入院后不久就出现了高热及腹泻,各项指标的异常,都成为手术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痛苦,妇科联合重症监护室、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及肝胆胃肠外科等多个科室,齐心协力,为患者制定全面详细的治疗方案。在多学科细致缜密的治疗下,李女士各项指标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恢复正常,符合手术要求。
终于要手术了,巨大的手术难度不言而喻,无论是术中并发症,还是术后风险,对于患者及家属都是难以接受的灾难。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由主任医师张美玲、科主任张敏担任手术医师,麻醉科主任谢劲勇督战,重症监护室主任邱磊保驾护航,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为患者详细交代手术风险及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与患者一道克服疾病,化解风险。
经过近3小时的手术,医护人员成功为患者切除大小约45cm*42cm*38cm,重达12.5Kg的巨大子宫肌瘤。看到患者手术成功,所有人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手术)
经过一周的术后恢复,李女士终于可以出院了。出院前,李女士饱含热泪,紧紧拉着医生的手说:“谢谢你们,我真的没想到还能活着回家!”听着患者如此质朴的语言,大家也由衷的说:“也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祝您早日康复!”
没有患者的信任,就没有治疗成功的基础;没有团队的奋斗,就没有科室发展的印记!妇科团队将继续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与患者一道战胜一切困难,守护群众的健康!
妇科小贴士
子宫肌瘤是一种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肿瘤,由于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那么,如何尽早发现子宫肌瘤呢?
1.月经紊乱、异常出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不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
2.阴道分泌物和白带增多:表现为月经结束后白带增多。
3.引起包块和压迫症状:子宫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压迫症状,出现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便秘、下肢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4.腹痛:常见症状有腹痛、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在经期尤为加重。
5.继发性贫血:由于月经量增多,患者容易出现贫血。
6.下肢浮肿:如肿瘤较大,压迫静脉会出现下肢浮肿。
那么,子宫肌瘤该如何预防呢?
1.定期进行检查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在前期多无明显症状(或无症状),为尽早识别疾病,女性要养成定期做妇科检查的习惯,一年至少要做一次专业的妇检。
2.月经量增多,应及时就诊
成年女性如果月经量突然增多,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只需要做B超就能很清晰地显示出来。如出现子宫肌瘤体积较大或发生变形,要遵从医生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尚无较好的预防方法,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子宫肌瘤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已经患上子宫肌瘤的患者,应进行定期检查,如3~6个月做一次B超或妇科检查,以免肌瘤增大或恶变。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