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术后两天,90岁老人下地行走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19.09.29
近期,医院关节外科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术后老人恢复良好,仅2天已能在助行器的辅助下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由于在家中不慎摔倒,90岁的王奶奶出现左侧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不敢站立、行走。家属将老人送至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经髋关节拍片检查患者为股骨颈骨折。
由于老人年龄过大,身体状况一般,如果对患者保守治疗,那么她将长期卧床不起,很可能引发其它并发症。考虑到患者受伤以前能够正常行走,医生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后,为老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鉴于手术风险较高,关节外科特邀请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会诊,组织术前病例讨论,为老人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麻醉方式等,并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
9月12日,在老人身体各项指征符合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关节外科医务人员为老人进行手术。在关节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及手术室、麻醉科共同努力下,成功为老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医护人员严把手术质量,术中仅用23分钟就完成了人工关节的植入。手术后科室应用关节置换快速康复有效方法,术后2天,老人便能够在助行器的辅助下下床活动。
目前老人已康复出院。出院之际,老人的子女高兴地讲道:“这次老人能恢复的这么好,全部仰赖关节外科的医护人员们的精心治疗和照顾。老人能下地走路,对我们子女来说也是减轻了心理负担。”
髋部的骨折被称为老年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因为在过去许多股骨近端骨折的老人,在骨折后因为各种原因去世。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髋部骨折,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最好的方法。
近3年来,医院关节外科已多次为高龄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均取得了成功,这也标志着医院关节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日臻成熟。精益求精的技术、多学科联合诊治为科室开展此类高风险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
(关节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