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动”的钢筋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19.06.28
急切的求救是患者病情急危的警报。
“急诊吗,我这里有个人让钢筋把脖子穿透了,现在正赶往医院!”
迅速的响应是为抢救生命全力的赛跑。
“即将有颈部外伤患者来院,钢筋贯穿颈部,抢救室做好接诊准备,上报创伤中心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
电话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6月21日上午11时15分,患者到达急诊门口。提前等待的医护人员立即行动。量血压、实施心电监护、抽血化验、开通静脉通路……抢救室护士吴蕊、胡海波、张翠翠配合值班医师按照外伤评估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
急诊外科医师周建鲁为患者检查发现,患者右颈部可见一根钢筋自气管旁贯通至肩上,前端20cm,后端露出约0.5cm,两端均有渗血。尽管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正常,但颈部有这么个“钢家伙”,还是让患者感到害怕,不住地喊着疼痛,情绪显得异常焦躁。
“这位患者是被意外飞迸来的钢筋贯通扎入颈部,目测钢筋有30余厘米长,紧贴患者的颈总动脉。伴随着患者的呼吸和颈动脉搏动,能够看到钢筋也在动。”
“钢筋刺入患者颈部形成了封闭伤,冒然拔除有可能会造成大出血,钢筋太长也不适合进行影像学检查。”
“目前颈内的情况未知,难以评估患者体内复杂的损伤情况。钢筋残留在患者颈部,随时都可能损伤患者的重要血管。”
“钢筋污染较重,长时间留在患者体内,可能会导致严重感染,情况非常的凶险。”
在急诊抢救室紧急组织的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创伤外科主任石强、肝胆血管外科主任曹新福、乳甲外科主任宋立、脊柱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医生查看患者后决定,为患者先行急诊超声,完善影像检查,探明颈内血管情况。
超声显示,患者右侧颈部可见条状强回声经右侧颈总动脉内侧穿过,与颈总动脉管壁关系不清。由于钢筋较长,无法直接进行CT检查,急诊科护士范国峰紧急联系兖州区消防支队,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充分保护患者创面,使用液压钳将露外面的钢筋剪短10厘米。
(消防人员使用特制工具,正在剪短钢筋)
通过完善患者颈部CT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颈部被一条直径约3mm金属异物贯通,异物于右侧前颈部穿入,走行于右侧颈总动脉内侧、C5右侧横突孔外缘,自右侧斜方肌穿出。异物与右侧颈总动脉关系密切,相应右侧颈部及咽旁间隙内可见多发气体密度,周围软组织肿胀。
人体颈总动脉所处位置结构复杂,经胸锁关节后方向上,位于斜角肌与颈长肌前方,内侧邻食管、喉、气管和甲状腺,外侧有颈内静脉伴行,后外方有迷走神经。颈总动脉下段前方有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遮盖,上端进入颈动脉三角,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和颈外动脉。任何不恰当的活动、位移都可能导致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综合多学科专家会诊意见,由乳甲外科主要负责患者手术,相关科室协助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乳甲外科宋立主任带领下,医护人员为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启动科室应急小组,确定手术方案,为患者实施紧急手术。
(手术现场)
在手术室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宋立主任与刘林副主任医师仔细操作,游离创面周围卡压组织,充分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整个手术在惊心动魄中井然有序的进行,直至最后1cm钢筋被缓慢拔除,大家才长舒一口气。经过1小时20分钟的手术,顺利为患者完成抢救,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贯穿患者的钢筋)
在生活当中,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会对群众健康造成威胁,对创伤患者的救治,除了需要过硬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分秒必争。2018年,医院启动“创伤中心”建设,建立起对创伤患者特别是多发伤、危重伤患者多学科联动的标准化创伤救治体系,被济宁市卫计委认证为“县级创伤中心”。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方式,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统一诊疗规范,为创伤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疗途径及方案,从而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效果、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为兖州区及周边地区创伤患者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医疗救治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门诊、乳甲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