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爱”架起生命的“桥梁”——医院急诊科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纪实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17.10.18

最前沿、最繁忙,病人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作为医院的前沿科室,急诊科是永远活跃在救援一线的“先锋队”,承担着兖州区及周边地区的急救任务。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场场争分夺秒的“生死争夺战”。急诊科医护人员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挽回死神悬崖上的生命,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救死扶伤的生命篇章。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风采)

(急诊院前急救护士长王进代表医院领奖)

1012日,在全省卫生计生系统青年文明号表彰推进会上,医院急诊科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

绿色通道,让急症患者转危为安

“叮叮叮叮……”急诊科值班室的电话响起,护士条件反射式地立即接起电话,院前急救人员反馈患者的情况。一名81岁的老人突然晕倒,急救人员初步诊断老人为急性心梗,急需进行介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按照医院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绿色通道规范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做好准备。院前急救人员时刻关注患者情况,与院内保持即时联络;抢救室与各相关单元进行联系,在患者还没抵达医院前,绿色通道的每个操作单位便做好了抢救准备。老人被送至医院后,查血、心电图等检查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与此同时,医生开始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进行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血管开通手术随后顺利进行。从老人入院到梗塞的血管开通,用时不超过90分钟。手术非常成功,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暂时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危急时刻每天都在上演。为更好地服务危急重症患者,医院急诊科主动担当职责,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绿色服务通道”,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

全心全意,为急诊救治提供保障

很多疾病常常发病急,如能把握黄金救援时间常常能使患者转危为安,而一旦错过时机,则可能导致患者生命的丧失。为了保证急诊救援力量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患者身边,医院将急救点遍布全区多处位置,保证急诊救援覆盖城乡,兖州城区、乡村以及周边地区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

有效的救援离不开先进的诊疗设备,急诊科更新配备了高档监护型急救车2部、普通急救车6部,及众多先进的抢救设备,如高端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全自动洗胃机等等。随着设备的提升,医院急诊科的救治能力也不断加强。

急诊医学涉及到医学各科领域,在设备提升的同时,还要求医务人员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水平。为此,科室定期开展业务学习,采用PPT探讨,提问,病历讨论等形式,并积极订阅医学书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开展现场演练掌握急救技能。同时,急诊科定期进行各项急救技术培训及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抢救设备时刻处于备用状态。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目前急诊科能够熟练的开展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洗胃、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液灌流、床旁血液净化、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等,极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普及知识,让更多人懂得自救

及时的救治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医生护士毕竟无法时刻在患者身边,而许多急重症患者的黄金。一旦发生危急病情,掌握自救方法能够为抢救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急救知识,急诊科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以及人员密集的场所普及急救知识,开展心肺复苏等技能的培训,帮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

在急诊科,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到77%以上,尽管这是支年轻的队伍,但认真执着的付出为他们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科室先后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济宁市文明服务窗口,并在济宁市应急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面对忙碌的急诊工作,他们始终坚持严谨、细致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畅通绿色通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急诊科  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