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兖州探索”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14.08.26

              

[提要]今年山东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去年6月以来,兖州人民医院引入民营资本,联合三甲医院,一年两次变身,面貌大为改观。

  824日讯 (山东台 刘骏 郭鹏)今年山东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去年6月以来,兖州人民医院引入民营资本,联合三甲医院,一年两次变身,面貌大为改观。

  徐晓伟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的急诊科主任,最近三个月,她明显感觉比以前忙了不少。徐晓伟告诉记者,"改革之前作为科主任的职责最重要的是保证医疗安全,改革之后,科主任的职责范围就要拓广,你不光是你的业务,你还要注重你的服务,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然后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会提高。"

让徐晓伟感到压力大的原因,是医院一年来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光是急诊科硬件的变化就是两年前无法想象的。徐晓伟说,"以前老院的时候,科室面积只有200多平米,现在是两千多平米。各方面条件都差很多。以前有危重疑难病症我们都不敢收,现在大部分都是危重病人。"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的前身是兖州人民医院,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到前年的时候,医院还只有500张病床,设备老化、院落陈旧。医院想在兖州开发区易地重建,一期设计床位1500多张,需要投资6个多亿。这笔钱对医院和区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兖州区发改局局长 医改办主任刘全忠告诉记者:"人民医院新院建设,迫切需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势所趋,更符合兖州实际。"

  按照国家卫计委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方,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情况下,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

  在这一政策支持下,去年6月,兖州区政府联手当地大型企业华勤集团共同出资,按照股份制合作的形式,建设新医院。但民营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性质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刘全忠告诉记者,他们实行"三个不变、两个不降低""三个不变"就是职工的身份不变、医院非营利性的性质不变、职工退休待遇不变,"两个不降低"就是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不降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降低。

  今年2月份,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但新进的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怎么使用?规模扩大后的医院怎么管理?又成了一个新问题。518日,经过区政府的牵线,兖州人民医院正式交给济医附院托管,济医附院的副院长于世鹏成为兖州院区院长。于世鹏告诉记者:"这不同于我们以前的支持或者帮扶,我们现在这种托管的形式可以直接把附属医院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根据这个医院的情况嫁接过来,可以直接在工作中实施。"

  兖州院区成立后,按照济医附院的标准,原来的二级医院引入了三级医院的管理理念。现在,每天都有济医附院的医生固定来兖州坐诊、查房、教学、手术,但收费依然执行二级医院的标准。家住兖州市区的李凤兰,刚刚在这里做完中耳炎手术,主刀医生是济医附院的专家。李凤兰的孙女李倩丽告诉记者:"在济宁附属医院得一万五,在省立医院得两万,这里是家门口的医院,消费才一万。当时就奔着济宁专家李主任过来的。"

  今年年上半年,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8%,平均治疗费用比济医附院本部便宜了三到五成。

文章来源: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4/0824/21154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