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肾内透析科:用优质诊疗为患者谋健康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20.12.11
肾病,一种多发、复杂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病因诊断困难,病情反复难根除,一些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近年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肾内透析科不断提升诊疗技术,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诊疗水平明显提高;开展动静脉内瘘术、中心静脉置管术,让透析患者不出医院就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原发、继发性肾脏疾病等方面,科室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效果广受患者好评。与此同时,肾内透析科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优化就诊环境,让患者特别是透析患者收获更好就医体验感。
强化疾病诊断能力
为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明方向
做好肾脏疾病治疗,精确诊断是前提,然而,肾脏疾病种类繁多,加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给疾病治疗增添了一定的困难。为明确疾病病理,更精确地判断患者所患的具体病种,肾内透析科于前些年引进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该技术在科室的运用愈发成熟,已然成为医生诊断肾脏疾病的“火眼金睛”。
“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病理可能呈现出多种改变,针对每一种病情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病情的发展结果也会有所差别。另外,肾病不同发展时期的组织病理改变也可能不一致。”据肾内透析科主任刘永杰介绍,作为一项微创病理诊断技术,经皮肾穿刺活检术通过B超引导,使用自动活检装置经皮穿刺入肾脏,取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伴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能让医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患者的肾脏形态学改变,从而为病情判断提供重要、可靠的依据。此外,在修改临床治疗方案、准确评价患者预后时,运用肾穿刺技术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自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以来,肾内透析科已成功为多名患者准确进行病种判断,让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摆脱了疾病折磨,对于急性肾炎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蛋白尿及一部分血尿患者,通过皮肾穿刺活检术均可实现病情的精准诊断。
为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肾内透析科又于今年开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运用该技术可在尿中检出管型及各种病理意义的颗粒,对血尿患者的病情精准诊断、病因分析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尿液是反映肾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窗口,从尿液沉渣中可以检查红细胞形态学来源。”刘永杰解释说,血尿主要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在显微镜观察下,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畸形红细胞,非肾小球性血尿则为正常形态红细胞。通过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形态完整度,就可以判断患者的病因出在肾脏器官还是泌尿系统,从而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肾穿刺活检,并可为接下来的治疗指明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肾病
缓解不适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在肾脏疾病治疗过程中,激素长时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现代中医药肾病治疗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登堂入室,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与临床体系。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肾内透析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原发、继发性肾脏疾病经验丰富,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如潮好评,不少患者借助中医药的神奇力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53岁的王先生患肾病综合征多年,尿蛋白高、高度水肿,经检查还有高血脂。服用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水肿一直没能改善,再加上家中经济困难,王先生一度想过放弃治疗。刘永杰在为患者检查诊断后,采用中医药进行调理,针对气虚、血虚等症状有针对性地补血、补肾,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王先生病情的恶化趋势延缓,水肿也慢慢消失,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据刘永杰介绍,对于部分患者,单纯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有可能出现阴虚内热或湿热,配合中医药进行调理,能滋阴降火、清热祛湿,有效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再配合使用补益脾肾药物,更有助于巩固治疗成果。同时,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加重肾病病情,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运用中医扶正解表法与解毒利咽法,可以更好地控制诱因、截断病程、稳定病情。此外,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早、中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可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延长生存期,终末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时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血透的合并症以及肾移植后的不适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升透析服务水平
让患者拥有更好就医体验
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剧增,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得不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相比于肾源紧张、费用高昂的肾移植和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透析治疗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透析患者的透析龄都达到十年以上,患者透析后的生活质量也比早先的透析患者有了明显提升。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血液净化室,配置有世界先进的瑞典金宝血液透析机23台、血液滤过机2台、另配有先进的水处理设备。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血液透析规范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等诊疗项目,科学合理的设计布局、优美干净的就医环境,都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体验。
“目前,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有120人,这一数字较往年有了明显增长。这些患者都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在工作中,医护人员都会尽最大可能想患者之所想,及患者之所需。”据刘永杰介绍,针对患者日渐增多的情况,科室更注重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很多患者都处成了“一家人”。
作为当下应用最广泛的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方法,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把人体内的血液引流出来,流入体外的人工肾装置,以实现透析的效果,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则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目前,肾内透析科熟练开展动静脉内瘘术,通常情况下,动静脉内瘘会置于患者非惯用手的前臂腕部或者肘部,基本不影响患者生活,内瘘具有血流量充分、安全、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可为透析治疗提供足够的血液保障,也能让患者免受反复穿刺的痛苦。
然而,对于肢端静脉硬化、狭窄、血栓以及患有心力衰竭、低血糖的透析患者,因其体质不适合开展动静脉内瘘术,在搭建血管通路时就需要另辟蹊径。为此,肾内透析科学习引进中心静脉置管术,和动静脉内瘘术一样,中心静脉导管在置入患者体内后,同样起能到血管通路的作用,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还可选择置入临时透析导管或长期导管,从而实现更优化的治疗效果。
目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水平在同级医院中位列前茅,在开展该技术之前,患者往往需要到三甲医院置管,之后再回到兖州进行透析,如今,透析患者不出医院就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免去了外出奔波就医之苦,让就医变得更为便利,让患者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