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护理部:爱与责任同行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20.05.12
他们是守护健康的“南丁格尔”,在无数个昼夜中,默默守护,呼唤着生命的曙光;他们以“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以关注日常护理细节与点滴人文关怀为重心,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优质护理服务;他们奉献诠释“救死扶伤”,用爱书写“大爱无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护理人”!
一袭白衣加身,便担起了使命与责任
“患者能健康出院,是我们护理人员最开心的事。”谈及自己所坚守的护理工作,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护理部主任吴勇修的脸上不禁露出恬静的笑容,那双深邃的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她说,一袭白衣加身,就意味着使命与责任,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其背后都是靠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所支撑的。
对她而言,护士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身份。“‘5.12国际护士节’是属于每位护理人员的专属节日。”身吴勇修深知节日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对于相关活动的设置更是反复斟酌。“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可以进一步激发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吴勇修称,为传承护理事业优良传统,推动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医院护理部联合党群工作部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 新理念 筑健康 筑梦想”为主题的“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
活动以关爱护士团队、表彰激励先进、竞技文体活动等内容为切入点,推出了优秀微视频科普作品评选、临床护理实践小发明、评先树优、优秀护理论文评选等9项活动。“评先树优可以形成榜样力量,竞技文体活动则可以提升护理人员创新和服务意识。”她说,微视频聚焦患者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将专科疾病预防、风险识别、康复训练、用药指导等专业的医学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便于效仿传播、适用于临床患者的科普微视频,提高了健康宣教水平。而临床护理实践小发明进中,各类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更是达到了护士工作高效便捷、患者安全舒适、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善的预期目的。
最美逆行,是白衣天使更是抗疫战士
“我单身没负担”“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家姊妹俩,我可以去”……回忆起疫情初期,吴勇修感觉如昨日般清晰,同事们争先发来的“请战短信”让她一度红了眼眶。而后,全员递交的“请战书”更是如暖流般直击心底。全院600余名护理人员作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秀队伍,从迅速组织、统筹安排、人员调配、科学防控到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制定,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医院护理人员相对紧张,可以说从哪个科室抽调一个人都十分棘手,但是没有一个人有过怨言。”吴勇修说,护理人员除做好自身护理工作外,还承担着高速路口、院内分诊卡点、预检分诊值班等工作,每天认真筛查每位过路人、就诊者的体温,积极配合医院做好院内、院外疫情防控工作。
而作为护理骨干进驻感染性疾病科的9名护理人员,更是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她们的孩子都比较小,这一进去40多天都没有出来过。”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很是辛苦,加班到凌晨已成为常态,但她们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对于周几已许久不再关心,就连孩子的家长群也通通自动屏蔽。漫长的高压工作,在吴勇修提出换人更替的建议时,却被她们一一委婉拒绝。“各个科室都很忙,如果换的话,班次不好调,我们没问题的。”
目前,随着开学季按下“启动键”,护理部更是积极配合医院组建医疗组进驻学校开展健康服务,为师生重返校园提供医疗保障。
大爱无疆,让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最精心的照顾
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是对护理工作负责,更是对广大患者负责。”吴勇修对记者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为了保障每位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能得到最精心的照顾,兖州院区对护士们业务水平的要求十分严格。
“为满足‘全院一张床’管理工作需求,有计划地安排临床护理人员到监护室轮转学习。”谈及提升护理团队专业内涵,吴勇修如数家珍,其中有效联动轮转培训首当其冲,在巩固护理人员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护理人员专业知识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能力,为“全院一张床”管理培养适合临床发展的“全科护士”。
此外,所开展的延伸护理服务更是深入患者家中,“我们的延伸服务从根本上立足于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周到、细致、贴心的服务,所有举措也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的。”医院护理部负责质量管理的李东平护士长说,护理部延伸护理服务的初衷就是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