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给患者最贴心的关爱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20.04.21
“真没想到,你们会来家里给她换药,我们都不知道该咋感谢……”4月8日中午12:30,在济宁市兖州区计生委宿舍赵奶奶家,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乳腺甲状腺外科压疮烧伤治疗小组一行三人刚进门就被赵奶奶的女儿张阿姨拉住手连声道谢。换完药告辞时,张阿姨执意要把大家送到小区门口,并且向邻居热情夸赞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的医护人员不仅技术好,水平高,服务更是贴心、周到。
赵奶奶是今年3月份到该医院就诊的。乳甲胸外科护士陈秀霞在对科室压疮、烧伤患者进行统一治疗与管理时,发现88岁的赵奶奶因病卧床多年,骶尾部有一处不可分期压疮。她为赵奶奶进行了多次现场治疗,在出院前最后一次换药时,赵奶奶的骶尾部压疮已经明显好转。
“压疮的治疗与日常护理需要专业技术,特别是这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如果出院后得不到专业照护很容易复发。”担心家属护理不专业影响恢复,陈秀霞主动和赵奶奶女儿张阿姨互留了联系方式,经常微信上提醒并指导张阿姨给赵奶奶按时换药,定时翻身,随时了解赵奶奶的恢复情况。但这种沟通了解信息不够全面,她向科室主任宋立表达了担忧。宋主任对赵奶奶一家人印象深刻,对于她出院后的居家护理也是非常关注,了解情况后立刻决定:到现场去,到赵奶奶的家中去。
4月8日,在请示医院医务部及护理部获得批准后,乳腺甲状腺外科科主任宋立、护士长程国利和伤口造口治疗师陈秀霞一组三人来到了赵奶奶家。陈秀霞认真处理了伤口,并给张阿姨再次讲解了新型敷料的用法及作用,详细交代了居家护理的要点。
“我们延伸护理服务的初衷就是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护理部负责质量管理的李东平护士长介绍,目前医院各科室成立压疮治疗团队,治疗团队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压疮程度,综合患者病情,为每一位患者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并专人负责,有计划地跟踪患者治疗全过程。
在护理部,上门为患者护理最多的是护士陈秀霞,她也是兖州区第一位国际造口治疗师。陈秀霞每周三、周日全天在该院伤口造口专家门诊坐诊,为造口患者、褥疮患者、糖尿病患者提供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其余时间在病房工作。对到医院换药、护理有困难的患者,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门护理。
李东平称,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体验,护理部要求每位护士都和患者或家属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无障碍交流渠道,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对其进行专业安抚、护理指导和健康知识普及。
“医院共有670多名护士,大多数是年青人,学历高、业务能力强,关键是有干劲、有热情!”该院区护理部主任吴勇修表示,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各护理单元制作了不少以动画、情景式宣教等“接地气”的健康知识科普短视频,在病房的电视、医院的多媒体设备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