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的“兖医”实践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建设侧记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9.09.20

围绕慢性气道疾病管理、预防和治疗,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成为区域范围内一流呼吸疾病科室为愿景,以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为使命,以和衷共济、合作共赢为价值观,大力落实“以人为本,患者为先”的服务理念,强调医疗健康规范化管理,致力于持续为病患提供体贴入微和可信赖的医疗服务。同时,该科室强化与其它科室间及国内外机构间的合作,增强学术互信与交流,努力实现跨越式学科发展。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内科科室,拥有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技术力量雄厚。近十年来,该科室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获济宁市科技进步奖3项,获兖州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济宁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作为全国慢性气道管理示范单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通过与中国哮喘联盟合作,开设哮喘门诊、慢阻肺门诊等专业特色门诊,通过开展了支气管激发试验、一氧化氮呼气(FeNO)测定、诱导痰嗜酸性细胞计数、定量型变应原检测等多项工作,极大提高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确诊率。同时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林江涛教授、济医附院姜鲁宁主任医师定期来院坐诊、教学查房及学术交流。近年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的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科室知名度显著提高,科室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成为了鲁西南地区呼吸内科同行眼中的定盘星

吸引多地专家前来的高峰论坛

82425日,鲁西南慢性气道疾病管理高峰论坛在兖州隆重举办,来自北京的专家和山东6个地市医院的代表团总计300余人参与了论坛。开幕式后,专家们围绕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哮喘病诊疗等专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先后作《我国哮喘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GOLD2019指南解读》、《氧气吸入疗法护理实践标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等讲座。论坛还设立慢性气道疾病护理分会场,就慢性气道疾病护理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与经验交流。有关代表就呼吸道、慢阻肺、哮喘等相关疾病广发言论,热烈讨论,形成了多个学术交流成果。承办这届论坛的单位,便是济医附院兖州院区。

细看参会人员名单,林江涛的大名赫然在列。林江涛,何许人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内科教研室和大内科副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呼吸疾病联盟(GARD)顾问。被广大患者成为中国哮喘诊疗第一人的林江涛,缘何前来一个区域论坛?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主任郭景东告诉了我们答案。

“近期,我们先后派5位科室大夫先后前往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修学习,他们满载着学习成果,回来更好的进行工作。原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疾病医疗质控中心联合授予承认的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为52个优秀单位之一。此外,作为全国慢性气道管理示范单位,该院呼吸内科充分与各大医院、大学等机构紧密合作,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与价值。

同行的高度肯定,无疑是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全体医师团队的强心剂,在近些年的实践中,科室不断砥砺奋进,搭建科室发展四梁八柱,逐渐丰富自身理论体系。

“济宁支气管哮喘诊疗中心”揭牌彰显实力

2017年,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在中国哮喘联盟、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的指导帮助下,成为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项目的一员,并获得林江涛教授所带领的中国哮喘联盟、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的支持,在医院设立林江涛工作站,定期有来自国内一流医院的专家来院坐诊、查房、培训,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18年,医院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认证,在全国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中被评定为优秀单位,为医院呼吸学科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824日,济宁支气管哮喘诊疗中心揭牌,为该院呼吸内科积极推进慢性气道疾病标准化、规范化诊治,努力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慢性气道疾病品牌学科,为区域内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战略支撑与保障。

在郭景东看来,该院呼吸内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点。“第一个是规范化,第二个是好的设备,第三个是患者的信任。”规范化,指的是有一整套规范流程,贯穿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出院全程,这是很多医院都缺失的软实力。“比如有些慢病,治疗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有些医院的大夫就不当回事,让患者吃点药止住症状草草了事。”看似症状通过吃药得以缓解,实际上治标不治本,慢病的预防和管控必须规范。为此,呼吸内科每月开展健康教育会,通过交流增进病患对疾病的理解。另外,针对每个患者,科室还创建了“哮喘日记”,让患者定期分享治疗心得。通过双向的互动和反馈,减少患者发病机率,达到了控制病情的目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师有再好的医技,没有好设备也不行。该科室配备综合心电监护仪8台、(有创)无创呼吸机3台、美国进口GEM PREMIER3000 血气分析仪2台、排痰治疗仪2台、经皮脉氧仪2台、配有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2台、日本进口CHESTAC-8800-D大型肺功能仪、多导睡眠监测治疗仪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

近年来,该科室通过开展经支气管镜活检术、TBLB、刷检术、肺泡灌洗诊疗术、CTB超引导下肺活检术等技术,提高了如肺曲霉菌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肺泡炎、支气管骨化症、肺结节病、支气管肺泡癌等呼吸系统罕见疾病的确诊率。同时也有利于早期肺癌的确诊,为肿瘤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通过开展MDT(多学科协作)及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很多患者起初对本地医院不信任,去省市医院,去北上广看,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发现家门口的医院治疗效果最好。”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呼吸内科近年来的成就引人瞩目,让周边百姓口口相传,逐渐提升了患者信任度,增进了医患间的感情。“我们有全国最好的过敏源检测仪器,这个你去大城市用的也是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不在家门口做检测呢?”患者来到科室,就像来到了家里一样,体会到了医师的重视和医院全方位的关怀,逐渐地,患者满意度就提高了。据了解,该科每年出入院患者3000余人次,门诊就诊近20000人次,科室服务态度好,患者满意度高,近年成为济宁乃至鲁西南地区二级医院呼吸内科“排头兵”和“领头雁”,多项工作指标达到区域领先水平。

慢性气道疾病重在管理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哮喘病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 全球约有3 亿人受到哮喘病的困扰,我国哮喘患者已经达到了300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慢性气道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疾病,受环境、生活方式变化及新型致病因素不断出现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为更好地探索哮喘病的防治措施,实现有效控制哮喘病的目标,该院呼吸内科在广泛开展呼吸系统各种疾病诊疗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自2017年承担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项目”,科室开设哮喘特色门诊,在哮喘防治和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诊治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通常情况下,哮喘的主要表现是反复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发作时有哮鸣音,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但不同的人临床症状会有差异。近两年临床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有些患者的哮喘属于非典型哮喘,他们可能不像常见哮喘患者出现剧烈的喘、咳现象,但非典型哮喘的危害可能更大。”郭景东表示,患者只咳不喘,很容易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感冒等。这种咳嗽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夜间咳嗽,实际上很可能就是哮喘。“甚至说很多不咳也不喘的,也是哮喘,患者很可能不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控制哮喘,自我管理十分重要,该院呼吸内科通过规范化管理,对病人提供最合理的治疗建议,让很多患者在家即可控制病情,进而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