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7道审核工序,守护“点滴”安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静配中心用细心和耐心践行责任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6.10.20
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内科治疗,患者都离不开打点滴,使用时直接进入体内,混合调配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静配中心一直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成功地实现了“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理念。然而,偌大的医院,每天患者的静脉输液需求量几千袋,这么多的静脉输液是如何精确调配,按时送达,准确使用的?13日,记者来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静配中心,探访这小小“点滴”的幕后英雄。
七道核对程序
静脉注射药物才出库
早上7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静配中心的工作人员已准时来到岗位上,换上蓝色无菌工作服,进行肿瘤配药的护士还要穿上连体防护服,开始一天忙碌的静脉输液调配工作了。
“你看,这个是我们的审方区,每天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夜间的处方调出来,从头到尾过一遍,通过配伍审查、打通审查、人工审查,对用药不合理的地方找出来,比如有些药品最高适用年龄是60岁,而患者超龄就不能使用。”唐楠楠是静配中心的审方药师,对于临床科室医师开具的医嘱进行专门的审核,包括对医师开具处方正确性、超剂量用药、药品配备等内容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会通过“系统退回临床科室和电话联系修改”这两种模式与医师进行及时沟通。
随后,药师会将审核合格的医嘱标签打印出来,随标签自动生成的还有二维码信息,这一二维码信息储存着患者的年龄、病情及所需药品的信息。药品调配完成,药师将通过扫描二维码,核对患者信息。摆药贴签、药品配置双重核对,包装成品再次核对,反反复复经过7道程序核对,才能够将成品液体运送。
“静配中心最重要的就是注重细节,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经过这么多重的审核工序,我们想出错都难。”静配中心护士长徐海燕说,为了能够让住院患者安全、及时地用药,静配中心的药师们每天一大早就得忙绿起来,无菌的操作、精准的配置、细心的校对……每一个细节均体现出药师们的敬业与严谨。
时间还给护士
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过去配药的工作由护士在病区内操作,病房人员混杂,环境条件有限,输液质量易受影响,病人安全用药难以保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解决了这一问题。”徐海燕介绍,医院病房所有使用的静脉注射药物都来自这里,每天都要配药2000多袋液体,静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调配的静脉用液体,集中由专职的医护人员在密闭环境下操作台上进行调配,确保药物不受污染,保证输液质量和病人用药安全。
“并且,药品的配置都是在病房内进行的,像高浓度氯化钾这样的高危药品都触手可及,这可能导致患者或者医务人员输注不当引起生命危险。”徐海燕说,静配中心的成立让患者用药有个更高的保障,同时,对高警讯药品也同样“严防死守”,高危药品和相似药品,从采购、运送、储存、配置、使用、召回六大环节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大夫开了药方,专业药师要进行审核,通过才能配置,不通过的要打回去。通过规范用药,确保了患者的安全。静配中心成立以后,节省了护士时间,通过集中调配,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徐海燕说,通过集中配置还可合理安排药品、耗材的使用,实现药品合理分享、耗材合理共享,减少浪费,同时,静配中心加强了对医师医嘱或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药学审核,发挥了药师的专长与作用,有利于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