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全力守护患者安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移动护理系统全面上线

栏目:护理之窗

日期:2017.10.10

在印象中,医院总是一派繁忙景象。但伴随着我院移动护理系统的上线,很多患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来住院的患者有了自己的条形码,护士换药不再采用手写的方式了……现在,医护人员可以借助智能终端设备为患者提供可及、连贯的医疗服务。不仅工作效率上升,走到床边与患者交流的时间也大大增加,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今天,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已建成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正致力于帮助护理人员从护士站走向患者床边,解决临床护理最后20米距离。在以往,护士查阅患者信息需要频繁穿梭于护士站和病房之间,今天只需站在患者床旁,扫描患者佩戴的腕带就可以读取患者完整、实时的治疗、护理和个人数据信息;同时借助PDA,护士还可在床旁直接完成体征采集(并自动将体征数据上传至后台生成体温单、体征趋势图等内容);以往靠人为判断的体温测量、跌倒评分等,也都转变为系统智能提醒,彻底避免了人工差错的可能性……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医护人员在复杂数据密集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使得将护士往来奔波的碎片化时间转化为为患者提供增值服务成为了可能,同时也实现了对护理差错的有效事前预防。

(上图为护理人员在床旁扫描患者腕带识别患者信息)

移动护理系统完整了医院信息链,确保了患者和医嘱信息在流转过程中的联通。以移动护理系统的输液医嘱执行为例,以往从医生开药、病房对药、护士对药、再到病床进行输液,这一系列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一些人为的疏忽。因为病例单太多,护理人员无法全部记清楚。经常去护理站核实后再回来,这样便很容易造成患者漏针。移动护理系统建立了立了医、药、护三方的沟通渠道,改变了传统电子医嘱的开放流程,给药、治疗的流程监控相当严谨:系统通支持将医嘱生成的领药单自动传送到静配中心,静配中心完成处方审核后,由护士执行扫描患者和药品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完成接收并进行临床给药。系统依托无线网络与手持数据终端(PDA),将发生的信息及时采集并同步到相关系统,保证医嘱执行的实时有效和准确,并将获取的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进行快速整合,保持数据一致性,保证医嘱流程的完整性。整个流程实现了医嘱系统与静脉输液医嘱配药流程的闭环管理,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有效减少了医疗差错,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

(上图为护理人员正在扫描患者输液袋信息核对是否与患者医嘱匹配)

 

(上图为配药室内护士正运用PDA扫描识别药品标签)

除了基础医疗之外,移动护理系统可提供包括1423个单病症健康宣教模版,为护理人员提供给强大的床边知识库支持,护士们只要借助系统预置模板就可以向患者宣读健康教育内容,使护理人员可以更便捷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支持。

移动护理系统上线后,节约护士时间最多的项目体现在护理文书书写上。移动护理系统包含了181多个科护理记录模版、157多个护理计划模版的护理知识库,护士们进行护理文书记录不需要再通过手工书写,而是通过简单点选就可以实现。系统可大幅节省护理文书书写时间、降低缺陷护理病历率,增加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时间……这一连串的数字,是护士们切身感受到移动护理带来便利的真实应证。

移动医疗系统帮助我院实现医院各项服务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我院医护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贴身和及时的医疗护理服务。

随着移动设备、无线网络技术和标签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成熟应用,E时代护理内涵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利用信息化对护理工作过程进行全员、全面、全程监控,以质量、效率、安全为核心优化流程,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护理部  信息部)